援藏归来,他拟获提拔

日期:07-21
张浩援藏干部

原标题:援藏归来,他拟获提拔

今年7月,张浩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援藏工作就要结束。“我们践行了承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7月19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现任上海市医务工会常务副主席(正处级),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张浩,拟任市级机关副局职干部。

援藏归来,他拟获提拔

记者注意到,张浩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结束援藏工作不久。

官方履历显示,张浩出生于1974年1月,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5年8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快摘掉西藏缺医少药的‘帽子’”,随即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始启动。

2016年6月,上海市医务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浩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上海第二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领队,带着“创三甲”的任务从上海来到日喀则,并担任日喀则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担负着占西藏总人口四分之一的18个县(区)80万人口的防病、治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任务,以及阿里地区及那曲地区部分县,甚至南亚各国(地区)转诊患者的诊治工作。然而,老院区难堪重负,环境糟糕,医疗设备严重缺乏。

据报道,抵藏之初,张浩想办法摸清了老院区的角角落落,前期准备了一个月。随后他开始准备制定三年的规划。从院区规划设计、科室和研究中心设置、各类医疗设施配置,张浩带着团队按计划逐步推进。

援藏归来,他拟获提拔

那段时间,因为高原反应,很多队员工作、睡觉时都需要吸氧,氧气管是从后面拉过来的,就像后面挂了根小辫子,当地百姓称他们为“辫子医生”。

2017年10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新医院的科室从39个增加到50个,其中包括18个职能部门和32个临床(医技)科室,该院也成为目前西藏硬件设施最好的医院之一。2018年6月中旬,该院正式挂牌“三甲”,成为日喀则市首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创建三甲后,张浩说,培养一支能够自我成长的医护人员队伍,更是迫在眉睫的事。从技术上来说,如果组团式专家不在的话,它还不是名副其实的三甲,接下来还将持续改进、深化目前的成果。“我们要想办法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针对医院医疗人才紧缺的现状,医疗队以“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确定229人次本地骨干和行政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师徒式培养,形成较合理的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并选派本地专业技术骨干赴上海进修。

张浩说,“我们不仅要当好医师,更要当好老师,提升当地自行‘造血’的能力”。他带领医疗援藏团队编印出台了70分册、600余万字的运营管理和技术规范丛书,开发党建APP、汉藏医互通APP解决语言沟通问题,在全自治区率先实施多项改革措施助推医院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探索诊疗过程标准化、精准化路径,医院变得更加“智慧”。

谈及家庭,张浩说,母亲在自己离开前便有老年痴呆的前兆,出走三年,对老人而言不仅是打击,更害怕的是自己会被母亲忘掉。

去年7月底,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分别会见了由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率领的日喀则市党政代表团一行。

张延清说,上海的无私援助,极大促进了日喀则民生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上海的援藏干部做了大量看得见、摸得着、群众感受得到的好事和实事,与西藏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今年7月,张浩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援藏工作就要结束。“我们践行了承诺,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张浩表示,三年来,西藏早已成了他“第二个家乡”,他和藏区人民的心再也分不开了,有空时他一定会回来看看。

此次干部任前公示显示,援藏归来,他即将出任上海市级机关副局职干部。

记者注意到,与张浩一起公示的,还有一名援藏干部:现任浦东新区祝桥镇党委副书记,日喀则市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王高安,拟任浦东新区副局职干部。

援藏归来,他拟获提拔

王高安出生于1971年11月。他也于2016年6月,被选派至江孜县担任上海援建干部江孜联络小组组长、江孜县委常务副书记。

据报道,此前西藏并不产藏红花,多年来西藏一些地区曾试种过,但由于种植技术等原因,并未取得大规模种植成功。王高安援藏后,结合江孜红河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基础,选择藏红花作为江孜红河谷园区的主打新品种,2016年11月底引种8000株藏红花种球。目前,江孜县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种植生产基地,加快形成以藏红花食品、日用品、药品研发及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链。

今年7月14日,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皓率领的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已抵达日喀则,开始新的援藏工作。

江苏扬州一管委会科员贪污9000多万 一审判无期 我们都是追梦人!70名普通人故事入藏国图“中国记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