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如何保护?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题: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如何保护?
新华社记者王思北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互联网日益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工具、沟通桥梁和娱乐平台。如何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保障他们健康上网,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在近日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清朗网络空间伴你健康成长”2019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讨会上,来自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互联网从业者等,纷纷对此建言献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69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明显高于同期全国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与此同时,15.6%的未成年人表示曾遭遇网络暴力,最常见的是网上讽刺或谩骂、自己或亲友在网上被恶意骚扰、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公开。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赌博、吸毒、色情等违法不良信息。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卫国说,坚持对儿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教育引导儿童和家长提升网络素养,促进形成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网络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林维认为,在网络社会要突出包括未成年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络欺凌的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未成年人支付能力和风险防范、未成年人不良信息内容管理以及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防范与治理等方面的未成年人优先保护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机制设计和规则建立,确保未成年人在权利义务分配中的利益优先性体现。
“在新的形态下,只有让孩子们在运用媒介中进行学习,才能使他们真的成为媒介技术的主人,而不只是把媒介当成一个学习和了解的对象。”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洁建议,要加强未成年人和家长对媒介素养的培养,帮助儿童和家长掌握科学合理使用网络的本领,增强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表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多方协同、综合施策,司法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学校和家庭要各司其职,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社会共治体系,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他建议,要加快保护立法,提供法律保障;注重政府监管,加强综合治理;社会参与共治,筑牢道德防线;学校家庭联动,履行保护义务。
此外,研讨会还发布了《儿童个人网络信息保护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充分尊重儿童平等、正确、合理使用网络的权利,共同致力于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