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因数据造假,山西应县县委书记、县长、两副县长同时被处分
来源: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2018年5月,国家统计局对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重大统计违纪违法案件进行立案调查。
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国家统计局关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重大统计违纪违法案件责任追究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目前对该案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已基本完成,对该案件中17名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进行了处分处理,其中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7人。
上游新闻记者(爆料微信号:shangyounews)注意到,被处分的8名厅处级干部中,包括应县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山西省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投资统计处处长、山西省统计局投资统计处副处长等均受到处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通报。官网截图
17名官员因数据造假被处分
通报显示,依据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以下分别简称《意见》《办法》)和统计法律法规、党纪政务处分有关规定,对该案件中17名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进行了处分处理,其中厅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7人。
在该案中,时任应县县委书记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时任应县县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分管统计工作的副县长和分管经信工作的时任副县长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媒体公开报道统计,因数据造假,县委书记、县长、2名副县长同时被处分,在全国来看尚属首次。
此外,4月份,山西纪委通报,经山西省委批准,省纪委监委对朔州市应县县委原书记兰成国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经查,兰成国违反组织纪律,为谋取人事利益,给予他人财物;违反工作纪律,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应县发生严重统计违纪违法问题失察失责,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已有多地数据造假被通报
上游新闻记者梳理媒体公开报道发现,包括应县,截止目前至少已有9地出现数据造假。
2017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部分企业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特别高。
2017年3月,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部分企业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特别高。
2017年7-8月统计执法检查中,根据有关线索调查发现,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18家工业企业、6家批发业企业、11家零售业企业2016年年报主营业务收入未达规模以上或限额以上标准,但仍在联网直报平台报送2017年统计数据。
2017年12月18日~26日,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发现,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和西宁市城东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有关专业统计数据严重失实,检查三区共77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虚报、3家瞒报统计数据;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9家虚报、6家瞒报统计数据;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3家虚报、1家瞒报统计数据;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虚报、3家瞒报统计数据。
2018年1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特别高。
2018年3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灵武市20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虚报,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且情节严重。在立案调查外,还根据有关线索核查发现26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虚报统计数据,其中部分企业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特别高。
今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通报了吉林省白城市经济普查违法案件。立案调查发现,吉林省白城市下辖洮北区、白城工业园区、洮南市、通榆县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阶段,未严格执行经济普查方案及普查工作要求,有关专业普查数据严重失实。
6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四川省德阳市下辖广汉市经济普查违法案件的通报》。《通报》称,广汉市规模以上工业普查数据严重失实,地方政府授意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非法干预普查数据。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国家统计局将按规定移送四川省委、省政府依纪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国家统计局: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此前的在中央第三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中,“落实中央关于防范惩治统计数据造假的指示要求不够有力”“数字腐败、利益输送问题时有发生”等问题被严肃指出。
国家统计局指出,严格依纪依法进行责任追究是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应县重大统计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切实维护统计工作科学性、权威性。
国家统计局还强调,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然而部分地区和领域统计数据造假问题却并不鲜见,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上游新闻见习记者李洪鹏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