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看贵州:一场革命 一篇文章 几份保障

日期:07-18
贵州

原标题:脱贫攻坚看贵州:一场革命一篇文章几份保障

2019年过半,贵州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吹响,精准扶贫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

干非常之事,需非常之策。贵州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上,攻破各种“堡垒”,五年来全省实现减贫人数全国最多。其脱贫成就源于不断创新探索与实践。

变“输血”为“造血”——

深刻的产业革命振兴农村经济

脱贫攻坚看贵州:一场革命 一篇文章 几份保障

图为三都县三合街道苗龙村巴西菇种植大棚内,务工人员正在采摘巴西菇。

2017年春,贵州省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经过两年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新增高效经济作物的举措,农村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传统,以及“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历史正加快改变。

黎平县农贸市场上,“吴珍宏土鸡”这一招牌,颇受顾客青睐。

吴珍宏,黎平县孟彦镇良常村村民,曾是贫困户的他常年守着几亩田地,种点稻谷、玉米,一年收成刚好满足自家吃,想致富很困难。两年前,他承包了村里一块山头,开始打造自己的“农庄”。

农庄的“内容”很丰富,有2000多株杉树、几十亩油茶和些许钩藤。但种植业见收益需要等很长时间,怎么办?“想到平日里村干部们宣传的‘以短养长’,我就报名参加了镇里养殖技术培训,又通过‘特惠贷’筹措到5万元资金,从邻村拉来500多只肉鸡鸡苗试养。”吴珍宏说。

去年冬,吴珍宏又购来500多只绿壳蛋鸡。经半年的饲养,现在每日可收获几百枚鸡蛋运往合作社。他心里盘算着,再存一些钱,就在后山那块空地种上猕猴桃。“争当勤快的农场主,多种经营,我家致富就有望了!”

产业带动,让百姓脱贫更有底气。依靠特色产业实施“造血式”扶贫,贵州各地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同时创新产业革命“八要素”,蔬菜、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辣椒、石斛、刺梨、油茶、竹、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十二个农业特色产业增收支柱作用显著。

而大数据与生态贵州“确认过眼神”,更是这场脱贫攻坚战役里的美好相遇:大数据技术在贵州农村的应用,正积极推动农业经营由“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的转变,用“要什么”倒逼“种什么”,催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标准”。

遍布贵州村寨的合作社、新农庄,寄寓着大山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无处不在的大数据,承载着脱贫致富的希望。

让“他乡”成“故乡”——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7月,黄莲乡芭蕉溪村村民高子湾组的李文平搬到家住桐梓县桐楚大道安置点马元岩社区刚好两年。芭蕉溪村倚靠平均海拔1600米的原始森林,每年从10月份下旬开始出现霜雾甚至凝冻天气,一直要到第二年的3月才结束。耕地坡度几乎都在40度以上,土地贫瘠,不适应农作物生长,更无法发展产业。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如何破题?

实施跨区域生态移民搬迁,有序组织贫困家庭和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落户——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当下一代人手中历史性地解决着。

“城里的生活条件比老家好多了,娃娃们的学校就在小区旁边,我也在附近建筑工地打工。勤劳肯干,总能找到活儿。”李文平一说起现在的日子,总是笑呵呵的。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后半篇文章”尤为重要。

脱贫攻坚看贵州:一场革命 一篇文章 几份保障

贵州彩阳集团建在桐梓县燎原镇易地扶贫搬迁蟠龙社区的服饰公司车间内,一群穿着蓝衣的工人们正在缝纫机上紧张有序地穿针引线。他们都是从大山搬到县城的“新市民”。

2016年,贵州围绕解决“搬出来后怎么办”的问题,提出了“五个三”生计保障和后续扶持配套政策;2018年下半年,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点逐步从以搬迁为主转入以做好后续工作为主,打出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的“组合拳”;2019年2月底,贵州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188万搬迁群众都将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受益者。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户都的家中都挂有两张照片:一张是搬迁前的老房照片,一张是搬迁后的新房照片。曾经破败的土房子,永远地留在了照片里,如今宽敞舒适的新房子、服务多元的新社区,都真实地存在于生活中。

“两不愁三保障”——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在盘州市丹霞镇卫生院板桥分院档案室,记者看到丹霞镇20个村每户人家的健康档案整齐陈列,精准贫困户档案还用蓝色标签特别标识。

“这些信息我们都录入了‘医事通’APP,随时可查村民们健康情况。新设的远程医疗会诊室亦可与盘州市所有地区的会诊室远程电视电话会议会诊,”丹霞镇卫生院板桥分院院长王欣说,“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脱贫攻坚看贵州:一场革命 一篇文章 几份保障

贵定六小从2012年便开始实行营养午餐制度,全面推进学生用餐关爱工程。

医疗保障,让民生更有温度。此外,不愁吃、不愁穿、饮水安全、教育保障也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

截至2018年底,贵州共解决88.41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问题;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教育精准扶贫资助贫困家庭学生46.5万人;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24.9万户……

脱贫攻坚看贵州:一场革命 一篇文章 几份保障

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安置点,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干净整洁。

今年4月23日,贵州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明确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具体举措:

强化饮水安全保障。加强储水、供水设施建设,规范完善工程管护、运营管理、水价形成等机制,确保水资源得到全面保障;

强化义务教育保障。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偏远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中小学紧缺教师补充力度,全面落实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

强化基本医疗保障。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全力保证已核准有效身份信息的人员全部参保,外接省内及发达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

强化安全住房保障。进一步规范危房设立标准和改造程序,并持续开展农村透风漏雨老旧房整治;

…………

行路之难,在于末端。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贵州正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尽锐出战,让“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真保障。(记者李思瑾)

我市中招第一批学校录取顺利完成 今年高交会首设应急安全科技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