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滨海湾新区构建“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生态格局
■滨海湾新区构建“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生态格局
伶仃洋畔,一片20余亩8000多株荷花尽情绽放;昔日垃圾填埋场如今成生态修复区样板;新区城市新地标“湾区1号”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省政府同意批复《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总规》)指出,新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空间发展格局,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项目建设到哪里,生态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横下一条心治水,不清不罢休。”市委副书记,滨海湾新区、东莞港党工委书记张科近日指出,绿色是新区发展的底色,要把生态摆在优先位置。
记者7月12日再访新区,探索新区的“绿色密码”。
荒芜盐碱滩涂:
变成沿海“生命绿洲”
■交椅湾启动区20亩近8000株荷花尽情绽放,引来成群鹭鸟
走走看看,交椅湾启动区处处是美景:
伶仃洋畔,一片20余亩8000多株荷花尽情绽放。
塞古涌边,莞草、翠芦莉、木麻黄绿意盎然,郁郁葱葱。
崭新的马路连接天际,两侧淙淙小溪,卵石曲径,藏着海绵城市的秘密……
《发展总规》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以来,首个由省政府审议通过的城市发展总规。2018年以来,新区按照“绿化、净化、美化”的“三部曲”思路,推动启动区生态修复和品质提升,在昔日荒芜的盐碱滩涂上创造奇迹,如今这里百亩花海、千亩草地、鹭鸟成群,变成了一片“生命绿洲”。
今年春天,新区管委会在启动区新种下蝶恋花、卓越、太空36、伏岭红等品种的荷花。仲夏季节,荷叶满塘。与此同时,新区在河涌沿岸,大面积种植莞草、芦苇、美人蕉等亲水植物,发挥其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水质的功能,形成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随着水质好转,鱼成片、鸟成群,白鹭、野鸭、海鸥、矶鹬等鸟类结伴而来。据不完全统计,在启动区栖息的鸟类近20种。
在阳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栖息于此的鹭鸟翩然而至,一会儿轻轻点落,一会儿疾驰纷飞,一会儿池中觅食,不时打破荷塘的静谧,是一幅人来鸟不惊的和谐画面。
纷至沓来的新景象,包含某种必然。
滨海湾新区背山面海,拥有40多公里长的滨海岸线,茅洲河、磨碟河、太平水道等河网水系在此入海,滨海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齐备,是东莞滨海形象的重要代表。
“绿色是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的底色,要坚持生态优先,在新区构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张科强调。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新区规划建设的始终与《发展总规》一脉相承。总规指出,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管治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污染突出问题。
■美丽的滨海湾新区启动区
昔日垃圾填埋场:
如今生态修复区样板
行走渐深,一栋白色大楼初见雏形,现场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
“‘湾区1号’项目的部分建筑,采用钢结构全装配式,引入海绵城市或智慧城市的介入系统。”工程建设执行经理易洪波告诉记者,项目采用错台式楼面建筑风格,从设计、工艺到施工,都体现了绿色、智能、共享的理念。
“湾区1号”位于交椅湾核心区,占地187亩。这是新区启动的首个建设项目,集现代产业、创新资源、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城社区,将成为新区城市新地标。
“5+2”“白加黑”。当前,新区围绕“项目落地年”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执行力建设,加快推动系列项目上马动工,早见成效,创造项目落地的“滨海湾速度”。
《发展总规》指出,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湾区1号”沿江高速桥底,滨海湾新区通过场地回填、清理淤泥、浇筑混凝土面层,整理出长约350米,宽约35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用地,规划300多个停车位,将给来到新区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便利。
站在沿江高速桥底,清风徐来,与酷暑烈日形成鲜明对比,甚是清爽。另一侧,则是郁郁葱葱的生态景观。“这里以前是垃圾填埋场。”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完善栈道建设等,将“垃圾山”打造成为生态修复的样板。
新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项目建设到哪里,生态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根据规划,新区将对40多公里沿海岸线进行大规模景观化提升,有望在2-3年后,建成标志性滨海景观长廊。目前,新区正把启动区打造成为生态样板、生态标杆,引领滨海湾生态建设。
蓝绿空间占比达60%
构建“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生态格局
滨海湾新区着力构建“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生态格局,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蓝绿空间占比将达到60%,以生态优先赢取发展先机。
一廊即串联新区三大板块的40多公里的滨海景观活力长廊;“三绿心”包括威远岛森林公园、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磨碟河湿地公园;“三水系”包括太平水道水岸公园带、磨碟河水岸公园带、茅洲河水岸公园带。
目前,磨碟河、太平水道综合治理已启动,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项目已签约,磨碟河湿地公园、威远岛森林公园将于12月份完成规划设计。
记者吴金华/文首席记者郑琳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