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进垃圾分类有力度也有温度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施行两周,许多居民区都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取得积极成效。但仍有小部分居民区因为“基因”特殊,比如住户对高层设垃圾桶有依赖、外来租户占比高、上夜班的居民多等,在推进垃圾分类时遭遇到不小的困难。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小区尽管也存在上述困难,但垃圾分类仍能顺利开展,且取得了良好的分类实效。
多把分类好处“晒一晒”
“定时定点”制度要落地,最难的一关恐怕要属每层设有垃圾桶的高层住宅小区。
在长宁区的茅台路上,有一个堪称“极致版”的高层设桶小区——茅台花苑居民区。这里的“垃圾桶”直接嵌在墙壁里,名叫“管道井”,是建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上海高层居民楼中的一种常见结构。居民出门,打开管道井盖,扔进去的垃圾就会“坐滑梯”,溜至底楼后部的垃圾箱房。
年初听闻小区313个垃圾管道口要全部封闭,许多居民一开始难以接受。“几十年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说白了就是觉得不方便。”居民张有娣说。
“垃圾分类虽然不方便,但做了是有好处的。”茅台花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唐秀珍坦言,多把好处“晒一晒”,大家心里就踏实了。
封闭管道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干净卫生,居民不用再捏着鼻子开井盖,也不用担心蟑螂老鼠顺着管道井大摇大摆地“入户”。为让这种效果立竿见影,今年5月底,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立下“军令状”,只用一天便将每幢大楼的管道清洗、消毒和封闭工作完成;管道封闭施工期间,在楼外辟出专门区域设置垃圾分类临时投放点。许多居民看到了环境的显著改善,并且尝试了全新的扔法后,都服气地竖起了大拇指。
“神奇”的是,以前屡治不绝的高空抛物现象也随之改善。除了因为小区内加装了技防监控设施,还因为许多居民的心理发生了变化:过去小区环境糟糕,扔一袋垃圾也看不出什么,现在变得如此干净整洁,岂能忍心再去破坏?
三支队伍引导外来租户
如何引导外来租户参与垃圾分类,成为不少居民区共同的难题。由于流动性大,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往往要从头来过,有抵触情绪的,还要重新解释疏导。“关键看谁去做工作,人找对了,再难打开的心结也能打开!”青浦区重固镇福定居民区党支部书记雷爱慧说,做外来租户的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区准备了3支队伍:老娘娘、小娃娃和大房东。
陈林珍就是老娘娘队伍中的一员,善用“夸夸法”。只要进得了外来租户的门,她便“赞不绝口”:“哦哟,小伙子自己买了垃圾桶啊?真赞!”“你看,你分类做得老好了,就这张餐巾纸放错地方了,阿姨帮你挑出来吧!”在陈阿姨的热情呼唤下,许多租户都自觉带着家里的垃圾袋跟着她去了垃圾箱房,在那里,她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分类。在租户的心里,便种下了“不好意思不分类”“分类也没那么难”等想法。
雷爱慧说,居民区与周边多所学校共建,将垃圾分类作为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有一次,雷爱慧就在垃圾箱房旁看到一个女孩因为湿垃圾里混着一把塑料调羹而和妈妈不高兴,这说明“小手牵大手”有效了。
最后一支队伍就是房东。雷爱慧表示,居委会和网格管理员都有房东的联系方式,一旦锁定屡教不改的租户,房东的手机就会响起。房东要把做好垃圾分类的压力传导给租户,从而倒逼他们认真对待垃圾分类。
智能手段满足“个性化”
上夜班的居民白天要休息,总是错过指定的垃圾投放时间;钟点工阿姨烧完午饭、做完保洁,下午下班时想帮户主扔垃圾,箱房已经关了……在不少小区推行定时定点后,一些作息时间特殊的居民如何“照顾”,成了难题。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田林十二村,最近也碰到了类似问题。一部分错过指定投放垃圾时间的居民将垃圾扔在了小区的犄角旮旯,“胆子”大一些的则把垃圾袋放在了垃圾箱房周边。
田林十二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国庆表示,垃圾分类要顺利推进,每一位居民的合理诉求都要尽量满足。
借助智能垃圾箱房,问题迎刃而解。2018年,田林十二村成为徐汇区田林街道首个智慧社区平台试点样板,小区的门禁卡与智能化改造后的垃圾箱房绑定,使得居民扔垃圾也像进家门一样刷卡自动开门。同时,“哪户居民投的”“什么时候投的”等信息,也即时传输到了管理平台。
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起,小区为部分住户的钟点工阿姨和独居老人、上夜班居民开通门禁卡“副本”。每天10时至17时30分的非常规投放时段,他们可以到位于小区东南角的一处垃圾箱房刷卡扔垃圾。其他居民仍旧在每天6时30分至10时、17时30分至20时30分这两个时间段内,任意选择小区的6个垃圾箱房投放。如此一来,保证了不同作息时间居民投放垃圾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