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污染防治成绩单出炉!“两河”水质改善,“东莞蓝”频频刷屏
■昨日,东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通报会在会议大厦举行记者郑志波摄
7月12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东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
根据通报,今年上半年,我市茅洲河流域东莞段水质逐步向好;石马河流域干流8个断面平均水质明显好转。蓝天保卫战战果显著,1-6月,我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1.2%,同比上升12.2个百分点,超过年度目标(88%)。下半年,我市将持续加码,完成各项整治目标。
碧水攻坚战
工程进度加快茅洲河、石马河水质改善
今年以来,我市水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提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对林介绍,截至6月30日,全市今年累计新建截污次支管网901公里,占1000公里年度任务的90.1%。完成截污次支管网验收537公里、移交371公里,分别占1000公里年度任务的53.7%和37.1%。污水厂提标改造工作方面,7家正在试运行,16家完成主体建设,12家正加紧建设。
我市成立了茅洲河、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进行前线指挥,全流域大兵团攻坚茅洲河、石马河考核断面。根据监测,我市茅洲河、石马河水质相比去年同期好转,茅洲河流域氨氮、总磷浓度平均值对比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超40%。石马河流域干流8个断面平均水质明显好转,对比2018年同期,氨氮、总磷浓度平均值下降超30%,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下降66.23%。
虽然水质得到改善,但是2019年1-6月,全市四个国考断面尚未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需要继续努力。
我市加快整治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22条黑臭水体目前6条基本消除黑臭,其他正在加紧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项目整治方面,中央环保督察反馈一级保护区内的违法项目16个中,除高埗镇2个未完成清理外,其他已完成整治。入河排污口计划2019年底前完成整治11400个,目前完成率前五名镇街为石排、东坑、麻涌、寮步、洪梅。
蓝天保卫战
上半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1.2%
蓝天保卫战打响以来,我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2019年1-6月,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8、同比改善12.6%;优良天数比例为91.2%,同比上升12.2个百分点,超过年度目标(88%)。
“东莞蓝”能够频频占领朋友圈,与蓝天保卫战的深入推进是分不开的。
2019年1-6月,全市煤炭消费量约632万吨,约占年控制指标45%,整体煤炭压减工作形势可控。全市完成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20181家。完成燃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淘汰注销65台,合计311.25蒸吨。推动VOCs企业整治,推进汽修行业集中喷涂治理试点,完成末端整治2558家,完成源头改造154家。
此外,我市还通过推进现有25台垃圾焚烧炉中10台提升改造氮氧化物处理设施,投放运营纯电动公交2442辆,完成存在问题施工工地整改973个等措施提升空气质量。
按期完成茅洲河、石马河整治目标
今年以来,我市还开展地下排水管网系统摸查工作,为断面水质达标、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打基础。截至7月10日,全市已有13个镇街提交了初步摸查成果。接下来,我市将根据摸查结果开展地下管网修复与整改,形成以污水管网系统成半闭环(排水户-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雨水管网系统呈散状就近入河为目标。
我市将加快推进国考断面达标攻坚行动,溯源追踪、精准施策,提高治污精准性和有效性。年底完成茅洲河、石马河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的目标。
与此同时,我市将加快黑臭水体及内河涌整治,坚决确保22条黑臭水体在年内完成整治。
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
当前,我市蓝天保卫战已经进入“深水区”,存在自备电厂“煤改气”未完成,机动车保有量位居全省第二并持续高速增长,VOCs企业、散乱污企业总量大问题。面临着臭氧、细颗粒物、氮氧化物多种污染物叠加交织的新挑战。
下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36项措施,持续推进自备电厂“煤改气”工作,加速燃煤、燃生物质锅炉淘汰改造。全面加强对家具制造、印刷包装、制鞋等重点VOCs企业检查力度。强化散乱污企业整治,防止死灰复燃。
镇街空气质量排名
我市在镇街共设置了36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019年1-6月份的监测数据显示: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由低到高)前五位站点依次为:清溪、大岭山、东坑、谢岗、横沥。
后五位站点依次为:洪梅、莞城梨川、沙田、望牛墩、中堂。(记者范德全周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