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评:蔡英文过境纽约当美国的提线木偶
蔡英文借访问南美“邦交国”首次实现过境纽约,她本人和民进党当局欣喜若狂,她成为第三位过境纽约的台湾“总统”,前两人是陈水扁(2001年、2003年)和马英九(2013年)。
不过蔡英文在纽约从事活动更加不受限制,她的计划中甚至包括了在台湾驻纽约办事处会见台“邦交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台湾绿营舆论纷纷标榜这是台“重大外交突破”。
台湾地区领导人经常往加勒比地区“邦交国”跑,但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心里真正瞄着的是过境美国。美国把台湾问题当成对华关系的牌来打,安排台领导人过境美国的地点和待遇也成了它的出牌方式。安排在纽约过境,并且像蔡英文这样可以大张旗鼓地活动,是美方迄今给台领导人的最高过境规格,这与当前的中美贸易战显然有关。
在人们的猜测和议论中,美国的这一手牌还备着更狠的一招,那就是安排台领导人过境华盛顿。如果再允许过境者公开活动,那就和台领导人正式访问美国差不多了。当然美方接待台领导人过境的不确定性与北京做出什么反应的不确定性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蔡英文不过是个玩偶,她的胳膊、腿还有嘴巴都连着提线掌握在美国的手里。
总的来看,美国打台湾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这其实反映了华盛顿与北京博弈逐渐变得吃力,需要用中美关系通常说来最敏感的这张牌加力向北京示威。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实力出现质的量级增长,以及中美博弈面的大幅变宽,台湾问题所能提供的战略刺激性又在降低。
1995年,当时的台湾“总统”李登辉被允许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演讲,对中国大陆的冲击是全面性的。大陆也在当时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极其强烈的反应。二十几年过去,台海地区的力量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各方的战略心态都被重置。事情仍会很严重,引发的对抗也可能很尖锐,但对大陆再难形成当年规模的冲击波。这种变化是根本性的。
今天我们看蔡英文过境美国的表演以及美国利用此事对华搞的小动作,我们的第一感觉已经不是巨浪迎面冲来的危机感,而是对美台这些表现很LOW(低劣)的轻蔑。对于美台各种把戏我们有了做不做反应和做什么反应的从容选择,这种选择被置于中国战略的整个体系之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我们只有一个选择,而且它的成败有全局意义。
中国在台海方向的战略自信空前提升。我们坚持和平统一政策,但强大的军事实力增加了和平政策的威严。民进党当局犹如在竞赛画彩蛋,得意洋洋,但是如果局势在这个维度上走到尽头,大陆是可以一巴掌把这个彩蛋拍碎的。美台之间的所有游戏也只能建立在大陆不拍碎这个彩蛋的基础上。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是知道的。
大陆迄今坚持和平统一政策,是因为这一政策的收益大于我们因此面临的各种麻烦。如果台湾变成美国印太战略的活跃支点,并大幅提高大陆的战略成本,过了临界点,那么大陆就必将严肃评估另外的选择。大陆拥有强制改造岛内局势的丰富手段,那些手段迄今没有被使用,但只要大陆的对台政策发生改变,它们随时会被激活。
通常来说,大陆的底线是台湾不能搞“法理台独”。但是美台勾结如果过分,对大陆造成成本巨大的牵制,大陆的对台政策也可能出现方向性调整。从长远看,如果民进党当局的政策一直往前滚雪球,大陆至少对台采取有限军事打击行动是迟早可以预见的。我们的直觉是,台海地区政治局势的演变正不断为推动大陆的这一抉择提供量的积累。
中美都会计算台湾问题的成本,也都不会贸然撤掉该有的谨慎。挑动“台独”的岛内势力相当于案板旁边鱼缸里的那条鱼。那条鱼应该寄希望于案板被移走,而不是炫耀它长得有多肥,多么欢蹦乱跳。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