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成旅游区!网红流量要变现?

日期:07-12
切尔诺贝利

原标题:切尔诺贝利成旅游区!网红流量要变现?

历史教训是严肃、深刻,甚至是血淋淋的。无怪消息传出,许多乌克兰人对总统将切尔诺贝利开放为旅游区的做法,不以为然。

▲乌克兰总统下令开放切尔诺贝利隔离区。视频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

当地时间7月10日,喜剧演员出身的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签署法令,宣布将把曾发生震惊世界核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遗址,改建成一个吸引全球游客的旅游景点。

皇帝不急太监急,“红片”编导表错情

一切要从5月开始热播的美国HBO“红片”——系列纪录片风格电视剧《切尔诺贝利》开始说起。

这部迅速轰动全球电视、媒体和网络的“红片”,让“过气”已久的切尔诺贝利再度成为“网红”。一些Instagram上的大小“网红”纷纷来到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遗址最近的居民点——当年收容安置大量切尔诺贝利难民的普里皮亚特。他们拍摄下许多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络上“蹭流量”,引发当地人和许多网友的广泛不满和尖锐批评。

就连《切尔诺贝利》的编导伦克也看不过眼,在网上呼吁这些“网红”适可而止。

他大约没想到自己会表错情:曾是他“艺术同行”的乌克兰总统大笔一挥,便开了切尔诺贝利遗址旅游热点化的绿灯。“既然无法抵挡‘网红’,那索性就成全了他们,或许他是这么想的。

总统谈钱不着急,既赚名声又“反腐”

泽伦斯基可没和大家谈钱,——而且也不急着现在就谈。

照他的说法,长期以来,因为当年核事故的关系,切尔诺贝利遗址一直严重影响乌克兰的品牌形象,“现在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时候了”。在他看来,把这里变成一个“网红旅游景点”,就是实现让其转型的最好办法。

总统表示,切尔诺贝利“是地球上最独特的景观,巨大的人为灾难后这里的生态系统已经重生”,“我们必须向科学家、生态学家、历史学家和游客展示这一切,为游客创建一条绿色走廊”。

什么是绿色走廊?安全当然是第一位的,此外是方便,还有,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拍照,任意上传到网络平台。

按照泽伦斯基的说法,尽管迄今为止切尔诺贝利事故核心周围30公里被划为绝对禁入的禁区,但实际上一直有人半公开地带游客入内并索取高价,“是时候结束这种腐败了”。他表示,在切尔诺贝利遗址开放后,将建立一个在线票务系统,“原则上游客在线注册,3天内就能获得门票”——当然,他再次回避了门票价格问题。

切尔诺贝利成旅游区!网红流量要变现?

▲《切尔诺贝利》海报

史上最大核事故,历史教训不含糊

且不谈“事故现场变网红景点”的是与非,咱们先来看看让人怵目惊心的史上最严重核事故(当然,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轰炸不算)——1986年“4.26”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这起事故是由于核反应堆紧急停机后进行应急供电测试时,操作人员训练不足导致错误操作,从而令核反应堆功率急剧增加,反应堆受损。

由于反应堆老旧(安全性能差的石墨堆),防护措施不足,加上苏联应急体制的颟顸和官僚体制的腐朽。导致乌克兰境内12个州约5万平方公里,以及相邻的白俄罗斯、俄罗斯大片土地遭到严重核污染。逾33.6万居民被迫疏散,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美元,事故导致至少56人直接死亡(47名救灾人员和9名死于甲状腺癌的儿童),间接死亡人数据非正式统计达4000人以上,受事故引发放射性污染影响的人数则不可胜计。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充分暴露了苏联体制的弊端,成为几年后这个庞大帝国解体的几大“催命符”之一。这一事故更深刻影响到全球能源产业格局。自诞生起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被誉为“最经济、最清洁环保安全能源”的核电,其发展前途从此蒙上阴影。曾经的核电大国德国(当时的西德),如今竟走上了放弃核电的道路。

国家地理学会2006年曾援引一项统计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释放出的放射性辐射污染,其辐射强度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倍以上。为彻底解决事故源辐射污染问题,1997年美国丹佛G8峰会上决定成立“切尔诺贝利基金”,筹资9.35亿欧元推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现场屏蔽项目(SIP),决定在原有屏蔽体外建立一个更巨大、更有效的拱顶屏蔽体(NSC)。

NSC建造于2012年4月26日(事故26周年纪念日),直到2016年11月29日才落成。是一座高105米、长150米、宽257米的庞然大物。

很显然,历史教训是严肃、深刻,甚至是血淋淋的。无怪消息传出,许多乌克兰人对总统将切尔诺贝利开放为旅游区的做法,不以为然。

切尔诺贝利成旅游区!网红流量要变现?

▲《切尔诺贝利》剧照。

剑走偏锋有思量,与人争食不讲究

其实乌克兰总统也是没办法。

作为政坛新人,这位前喜剧演员曾经最擅长的是在电视节目里扮演总统。借助选民们对老政客们无能、腐败的憎恶,加上几个主要对手再次上演鹬蚌相争的好戏,“什么也没做所以什么也没做错过”的政治素人泽伦斯基就这样,在今年早些时候高票当选。

上任以来,泽伦斯基无论内政、外交、军事、经济,都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业绩,他的危机感与日俱增。

《切尔诺贝利》HBO电视片的热播让他振奋不已:尽管这部片在乌克兰遭到许多非议,但“网红效应”依然可观,他原本就是“眼球经济”的大赢家,作为切尔诺贝利的主人,自然不想放过这一大热点。

不仅如此,自HBO电视片热播至今,短短一个多月来切尔诺贝利游客数猛增40%,这可是一笔可观的收益。在泽伦斯基看来,与其便宜那些做“黑市生意”的“腐败分子”,还不如索性“官办”。

何况已经出现了竞争者:今年4月8日,据称拥有切尔诺贝利核污染区域面积4.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23%)的白俄罗斯,宣布开放“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禁区游”。包括因核污染外迁人口而废弃的95座村庄,5人团净门票高达340白俄罗斯卢布,约合人民币1067元——既然白俄罗斯这样的“周边”都来争食,乌克兰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然而争议和批评仍然纷至沓来:且不说“发死人财”是否合适,污染和安全危机真的就解除了吗?

7月8日,英国《太阳报》援引辐射专家马克斯韦尔(Rob Maxwell)2011年去普里皮亚特参观时的耳闻目睹指出,很多严重的辐射隐患一直未能认真清除。比如当年用于清除被核事故严重破坏的四号反应堆中超放射性石墨的主力——一只巨型多爪机械臂,长期以来一直被露天丢弃在事发地附近的森林里。

一位“黑市导游”坦言,类似这只如今已锈迹斑斑“铁八爪鱼”的“危险玩意”,在今天的切尔诺贝利无人区“几乎俯拾皆是”。而谁也无法准确说出,在3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危险玩意”对从四面八方兴冲冲赶来“蹭热点”的普通网民,究竟会危险到怎样的程度。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狄宣亚校对危卓

第十四届物博会10月在深举行 全国自贸片区创新联盟制度创新对接大会在前海举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