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海南艺术瑰宝 体验黎族独特魅力

日期:07-12
海南

原标题:展示海南艺术瑰宝体验黎族独特魅力

海口琼洲文化风情街,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南渡江畔老铁桥旁。景区精心打造的黎族文化长廊,是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展示基地。黎族文化长廊长200余米,分为黎族陶器、黎族织锦、黎族酿酒、黎族乐器、黎族银器、黎族椰雕、黎族藤竹编等七个展区。

文化长廊展示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原始制陶艺术,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黎族酿酒文化、黎族乐器、贝雕、椰雕、银器、藤竹编、牛皮凳子等。景区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游客体验,让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海南本土民族文化产品通过景区走向全国,通过往来游客将黎族文化推向世界。

□本报记者陈德文

海南陶器传承超过6000年

走进黎族文化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黎族原始制陶艺术馆。据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黎族的制陶技术,从考古学上所发现的泥片推测,可能存在于史前的制陶史上。考古学家曾在三亚、陵水一带发现了带有拍印几何印纹的陶器,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目前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海南的陶器至少也有长达6000多年的历史。

记者在现场看到,黎陶的器形外观比例匀称,厚度适宜,原始古朴,土陶器皿上自然形成的各种梦幻般、大写意的花纹和图案,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

在黎族文化长廊黎锦展区,黎锦技艺传承人正在现场为游客展示手中的精彩技艺,景区音响播放的《久久不见久久见》等歌曲,更是增添了游客的观赏体验。

据了解,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大多由简单的直线、平行线和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几何图形构成。在色彩上,善于运用明暗间色,青、红、黑、白等色互相配合,形成色彩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黎锦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来源极广。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锦曾是区分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琼洲文化风情街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黎族文化长廊墙上挂的一件黎族树皮衣,是文化长廊“镇廊之宝”。因为这种衣服是由见血封喉树皮制作,保存下来的非常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被誉为“服装活化石”。它是由海南黎族先民用树皮,经过繁琐的工序手工制成。树皮衣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特殊地位。

加强优秀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文化长廊中,黎族酿酒、黎族乐器、黎族银器、黎族椰雕、黎族藤竹编等展区,同样有大批游客体验和购买特色产品。

黎族酒类繁多,酿酒技艺独特且历史悠久。黎酒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常见的酒有山兰酒、山果酒等。

黎族传统器乐取材于民间丰富的竹木资源,乐器不少于40种。2008年6月,黎族传统乐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藤编独具魅力。史料记载,早在唐代,海南就有人以野鹿藤编成含有花卉、鱼虫、鸟禽等图案的帘幕,手工技艺精美。而这些,都能在景区文化长廊中看到,部分产品还对外销售。

琼洲文化风情街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时代的推进,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品被工业制品取代。景区投入巨资,精心打造的黎族文化长廊,旨在进一步加强海南优秀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将景区打造成为市民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享受非遗、承载乡愁的乐园。

秀英暖心工程 温暖困难群众 武大台籍交换生被曝涉“台独”言论 校方回应:正核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