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锐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做法赢得世界赞誉
报道(文/董贝贝)没有疟疾肆虐的非洲大陆,会是怎样的?
如今,这一被想象过无数次的问题正在迎来答案。
7月4日,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详细报道了中国科研人员和制药企业在非洲的新行动——
一场名为“大规模药物管理”(MDA)的医学科研项目正在肯尼亚进行,而治疗目标指向的正是困扰非洲大陆多年的疟疾顽症……
“有了中国的帮助,肯尼亚将在5年内根除疟疾”
“中国正在引领非洲抗击疟疾的下一步。”
7月4日的报道中,《大西洋》月刊网站在大标题里这样称赞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中国医学界首次在非洲进行疟疾治疗——例如2007年当盖茨基金会宣布它将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消灭疟疾时,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在非洲小国科摩罗等地致力于消灭当地的疟疾了。
但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将要采取的显然是更进一步的行动。
这一次,医疗团队把目标放在了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采取的也将是经过较完整测试的全新抗疟手段——大规模药物管理,即向特定区域里的所有人提供抗疟疾药丸。
“中国人认为,与其在全世界消灭通过血液传播疾病的蚊子,为什么不直接消灭人群中的疟疾呢?”报道这样介绍上述疗法背后的医学理念。
目前在非洲广泛使用的青蒿素复方药物——由中国生产的“科泰复”(新华社)
在美媒看来,如果这一努力获得成功,将大大减轻疟疾给肯尼亚卫生系统和经济造成的负担,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
“有了中国的帮助,肯尼亚将在5年内根除疟疾。而整个非洲大陆则有望在十年内消灭疟疾。”
这一愿景,显然令肯尼亚医学研究所的伯恩哈茨·奥古图博士感到激动。
在科研一线与疟疾缠斗数十年后,他比谁都明白这项治疗计划的分量: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疟疾死亡人数达43.5万例,其中非洲地区占了93%……
抗击疟疾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受到欢迎
不少外媒在关注中国引领的这场“抗疟之战”时,都会提到一个人:屠呦呦。
1972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抗疟疾化合物青蒿素,并研究出从青蒿类植物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如今,青蒿素是世界上疗效最好、应用最广的抗疟化合物。
上个月,已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及其团队再获新突破,针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提出新的治疗方案——将治疗过程从3天延长到5天或7天,以及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
“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这样评价道。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新华社)
目前,除了试行“大规模药物管理”的肯尼亚,其他非洲国家如坦桑尼亚,也在于中国合作开展“中坦疟疾控制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不仅仅在非洲,抗击疟疾的“中国模式”正在受到全球欢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1月份的报道,“1-3-7”中国模式(1天内报告疟疾病例,在3天内进行确认和调查,以及在7天内防止进一步传播的适当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步伐很迅速,目标很清晰,决心也很坚定。
中国在全球想要实现的,正是中国自身抗击疟疾的骄人成绩——从20世纪40年代的3000万例,到2017年的0本土病例。
外国网友:向中国科学家致敬!
为什么中国能做到?
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首席运营官陆漫春博士告诉小锐,“当今,疟疾仍是影响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胁,然而防治疟疾新药高昂的研发成本和较低的经济效益导致许多药厂缺少动力”。
由此,当国内外商业药企因无利可图纷纷对抗疟研发避之不及的时候,中国科研机构迎头而上,引领了这场抗击疟疾的斗争。
如今,从东南亚到非洲,说起中国抗击全球疟疾的贡献与成绩,各国网友都竖起了大拇指: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