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脱贫攻坚山西故事二|老贾成了村里自主脱贫的典型
脱贫要靠内生动力,如何避免扶贫异化为简单地给钱、给物?扶持产业,如何实现长线发展?贫困户返贫,如何有效避免?带着问题,5日至6日,记者走访了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的几家贫困户,他们的生活各有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命运——脱贫路上的奋斗者,他们的故事,也成了当地人奔向小康生活的一个缩影。
贾新良家养的小牛犊。市场上,一只小牛犊可以卖一万元左右。苏航摄
贾新良为记者介绍家里牛的情况。苏航摄
正义网吕梁7月10日电(见习记者单鸽)
“牛咋样?好不好?”
“好着嘞,好着嘞。”
邢云廷是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政府派驻到康城镇尚家沟村挂职的第一书记,贾新良则是该村2017年底脱贫的贫困户,也是村里有名的“养牛大户”。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要在两人之间上演一遍。
“以前日子过得比较苦。”贾新良告诉记者,家里有十几亩地,但是收成将将够自己吃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而且贾新良以前打矿的时候受过伤,身体留下了残疾,手指只剩下了三根。“我年纪也比较大了,出去打工,人家也不愿意招。”
收入太低,2014年,贾新良被列为了村里的贫困户。想改变,一直以来,贾新良也没有找到“路”。转机发生在邢云廷来挂职的那一年。作为第一书记,邢云廷来到贾新良家了解情况,想办法帮他脱贫致富。
一次偶然的聊天中,贾新良提到,他小时候放过牛,有养牛的经验。这句话被邢云廷记在了心上,回去以后,他思考了贾新良一家养牛脱贫的可行性。经过综合考察并详细了解政策后,再次上门的邢云廷建议贾新良通过养牛提高收入,“有场地,有经验,政府有帮扶政策,可以试一试”。
说干就干,贾新良先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了2万元,买了两头小牛,随后又在政府的担保下,从银行贷款5万元,买了三头大牛。“贷款贷的是政府给贫困户提供的小额扶贫贷款,利息由政府补贴,我们只要到期还上就行。”贾新良告诉记者。
如今,贾新良在屋子旁边养了十五头牛,称得上是村里面的“养牛大户”了,同时,他还带动了周边养牛产业的发展。
谈及收入,贾新良告诉记者:“2017年卖牛赚了8000多元,2018年卖牛赚了不到3万元。而且现在养牛都已经上手了,我妻子一个人就能忙过来,我还能抽时间在村里的香菇基地打点儿零工,挣点儿钱,年收入如今稳定在五六万元左右。”靠着一家人的努力,2017年,贾新良一家的人均年收入就超过了贫困标准线,于2017年年底实现了脱贫。
“贾新良一家肯想肯干,愿意下苦功夫,是村里自主脱贫的典型。”邢云廷对此评价说。
每天早上五点多,贾新良和妻子就起身去山里割草,小推车要运好几趟才能够家里的牛吃饱。
“正月里母牛生下小牛犊,平时喂一些山里的草和玉米杆,过一阵,就又可以卖小牛犊了。”被问及养牛辛苦不辛苦时,贾新良的妻子说,“想到能挣钱,过上好日子,心里头高兴,就也不觉得累了。”
谈及未来的打算,贾新良表示他有一个小梦想。“以后啊,我想发展自己的养牛产业,养个八九十头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