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放日报申言|事事要台账,处处要留痕,谁还有精力做正事?
摘要:长此以往,非但有违“痕迹管理”的初衷,更会阻碍工作推进,乃至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
这些年,不少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反映苦于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难以集中精力抓发展、抓大事。首当其冲的是事事要“台账”、处处要“留痕”的“痕迹主义”,必须切实叫停。
“痕迹管理”本来是加强过程管理的一个手段,工作中自然留下“痕迹”,通过有迹可循进行管理,本身并没有错。但一味要求所有工作、所有环节都必须留痕,且留的往往是一个模板里刻出的“痕”,就是本末倒置了。
基层干部并没有三头六臂,何况基层工作本已纷繁复杂,需要全情投入。如果每抓一项工作,都要出个文件、开个大会、挂块牌子、填一堆表格、留一套台账,或是有电子台账不够还要纸质台账、拍了现场照片不够还要拍视频短片……干部还有什么力气做正事?长此以往,非但有违“痕迹管理”的初衷,更会阻碍工作推进,乃至助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
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带着感情去工作的同志,对真实情况的了解、对干部的了解、对一个地方成绩的了解,是不需要依赖报表就能深刻体察的。同样,光看“台账”、光看“报表”、光看“汇报片”,也未必能了解真情况、发现真问题。“痕迹主义”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政绩观问题。如果仅靠“痕迹”而不是“实绩”来推动工作、评估效果、评价干部,本质上是一种懒政,更是一种误导。
科学管理,应当基于对一项工作的充分把握,该怎么干、有哪些关键点、会产生什么效果,都要心中有数。相应的工作评估和干部评价,也应当有一套实事求是、精准适用的体系。指挥棒应当围绕实践转、围绕基层需求转,而不是一味让基层围着“痕迹”转。即便是必要的痕迹管理手段,也应当体现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实际成果、群众反映着手,既深入细致,又避免繁文缛节。
干事创业,讲求的是“真”抓“实”干,这就必须让干部心无旁骛,从无谓事务中解脱出来。那些空有形式、不产生实际效果的报表、台账、文件,应当下决心清理;对一些过度泛滥的“痕迹管理”行为,更应深究背后的官僚主义问题,切实革除弊病、转变作风,让基层干部真正轻装上阵。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竺钢摄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刊于7月4日《解放日报》,原题为《“痕迹主义”必须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