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杭甬嘉 对标提品质④ 浙江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不止

日期:07-03
乡村治理浙江

原标题:学习杭甬嘉对标提品质④|浙江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不止

学习杭甬嘉 对标提品质④ 浙江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不止

■杭州余杭区小古城村樟树下议事

在农村,让村民拆除或降低自家的围墙,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在杭州市径山镇小古城村,东莞市党政代表团却听到看到这个村仅用21天时间就让27户村民敞开心墙改造围墙的案例,结果“围墙变矮了,村民荷包涨了”。

原来,小古城村十多年来保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优良的村民民主议事制度,通过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与村民民主协商完成,村里改造成古朴的低矮围墙后,环境变美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旅游发展更红火,大伙的收入也提高了。

这仅仅是浙江在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宁波象山县的“村民说事”,还是杭州小古城村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或是嘉兴桐乡的“三治合一”,都有效带动了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公共事务,形成了大家的事大家干的强大合力,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这对于东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着极大的借鉴作用。

杭州小古城村

围墙矮了,村民荷包鼓了

6月25日上午,东莞市党政代表团来到小古城村,看到这里山青、水碧、村庄绿。代表团成员走在乡间道路上,一幅幅乡村美景映入眼帘,一间间干净整洁的农舍掩映在一片片绿色之中。

“以前,我们走在乡间道路上,视野没那么广。”据讲解员介绍,原来村中心的钱三组,家家户户都有围墙,后来村里有人提议把围墙拆除或者将其变矮,这样的乡村图景更加美丽。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讲解员说,讨论的过程,也有人提反对意见,当时有村民担心,围墙矮了,如何保证村民的安全问题。后来村干部和党员带头,与村民民主协商,比如针对安全的问题,全村安装了60多个监控视频,为村民安全保驾护航。

从动议到完成,只用了21天时间,27户村民同意将围墙改造降层。现在,代表团成员看到的由青砖、石块及栅栏组合而成的美丽矮墙,墙上还点缀着小古城遗址出土器物的复制品。讲解员说,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环境,让全村的景观融为一体,也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围墙变矮了,环境变美了,村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2018年,该村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经营收入1500万元。

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闻名的小古城村,十多年来一直保持这一优良的村民民主议事制度。代表团一行就看到村口不远处,有一棵大樟树,树下有一张石桌、几张石凳。树干上挂着“樟树下议事”的牌子。起初,村民们在茶余饭后喜欢到这里拉家常、议难事,久而久之便成了村里的议事场所。渐渐地,小古城村的议事场所从大樟树下向外延伸,村民们的议事桌搬到了村里、组里。在村党委的引领下,形成了“四议”工作法,解决“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四大问题,带动老百姓参与到全村各项工作中去。

宁波象山县

新型村级治理模式“村民说事”

学习杭甬嘉 对标提品质④ 浙江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不止

■宁波市象山县高泥村

在宁波象山县,当地通过“村民说事”制度来推动乡村振兴,是东莞市党政代表团考察的其中一个重点。

象山县高泥村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全村有280户,其中一半以上村民从事海水网箱养殖,而黄鱼养殖正是该村的“发家之作”。几年前,因为海水水温升高、水质变差,导致初夏大黄鱼死亡的现象。死鱼多了,使得就近的垃圾填埋场拒收,死鱼堆在垃圾桶里无处可去,散发出浓烈的恶臭,对村庄整体环境造成极大影响,村民对此也颇感无奈和担忧。

经过村里的“村民说事”,大家民主讨论后,村里出资在码头上设立了集装箱冷库。养殖户可以把死鱼送到冷库集中保存,再定时卖给鱼粉厂作为饲料原料。这样既产生经济效益,又环保,一举两得。

高泥村党支部书记朱中华说,“村民说事”从原先的家长里短邻里琐事,变成了现在大家所关心的村庄的发展,环境变得更好,人心更齐,村子的未来充满了更多可能性。

象山县的“村民说事”,是在村党组织领导下,融“说、议、办、评”四大环节于一体,着眼“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目标初衷,组织发动群众制度化参与村级各项事务管理、决策和监督,实现干群和谐、社会稳定、村庄发展互促共融的新型村级治理模式。具体的说事范畴,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美丽乡村建设的实事、影响和谐稳定的难事、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扶贫助残帮困的急事、基层组织建设的要事、其他事关群众的村事等。

嘉兴越丰村

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

学习杭甬嘉 对标提品质④ 浙江乡村治理模式创新不止

■嘉兴市越丰村村容村貌

在嘉兴桐乡高桥街道越丰村,东莞市党政代表团对该村的印象,除了“富”和“美”,还有“和”。越丰村的“和”,代表着一种和谐的向心力,一种融洽的氛围。“和”的背后,彰显着乡村治理水平。

据介绍,高桥街道越丰村围绕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建设理念,以“百姓议事会、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为载体,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氛围,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越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这里,记者听到村干部讲述道德评判团的故事。村里的老朱以前是一名包工头,多年来积累了一大堆舍不得丢弃的材料,便放置在离家不远的一处空地上,面积达100多平方米。虽然方便了自己,但从村里的角度来看,这样乱堆放,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于是,道德评判团成员老沈、老陈和老徐“出马”了。第一次沟通,双方多少带有“情绪”去交谈,结果没有进展。事隔三天,道德评判团再次上门做工作,老朱脸色依然不悦,但态度缓和不少。道德评判团回去之后,想到了“金点子”,第三次上门找老朱谈。“老朱,我们找到一个新的储存地方,还出人帮你搬,你看行不行?”听到道德评判团的方案后,老朱同意了,最后其材料堆顺利“挪”了新家,问题得到解决。

通过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当地基层的治理理念有了提升、法治思维渐入人心、道德风尚逐步形成、自治活力得到释放、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记者手记

要提升市民对东莞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不管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还是“村民说事”,或是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东莞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深切感受到了浙江三市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结合东莞实际,与上述几个村的情况有所不同。东莞常住人口超过800万,其中外来人口超过600万,是全国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倒挂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东莞的基层社会治理一直存在流动人口多、出租屋多、重点场所多等现实困难。如何提升外来人口的归属感,拓展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有效激发各社会群体和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等,都是东莞目前需要破解的问题。

由此给我们的思考是:一是以村(社区)党工委为核心、村(居)民为主体、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加快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二是改变过去“上热下冷”“政府在干,村民在看”的情况,充分调动基层各方力量,有效激发各社会群体和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不断推动我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更深更宽;三是虽然东莞人口倒挂情况严重,但东莞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外来人口也正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源泉。一方面通过加快搭建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深化非户籍常住人口进入“两委”试点,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管理,调动外来人口实施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培训提升、子女入学、医疗等问题,紧紧围绕年轻人这个社会上最富激情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组织更多高水平的文化体育旅游等活动,提升市民对东莞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声音

广大市民的家园意识仍需提升

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思。对于浙江新农村的建设,我感觉到他们不是只有政府在干,而是大家都有参与了,上下形成良好的互动,基本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进而步入了良性轨道。我们在村里面走,因为下雨,村民就对我们说“慢点走,慢点走,这里滑”,村民的文明意识已经跟城市人没有什么两样。但在东莞,村(社区)除了文明意识,大家对东莞的家园意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一个城市既要有高楼大厦,也要有青山绿水,还要有人文精神。我们现在需要推动全社会参与,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形成一种共识,提升广大市民对东莞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郭怀晋

全镇推广罗马“和谐善治示范村”创建经验

因为特殊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原因,东莞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难度大,需要久久为功。一是以“智网工程”为重要抓手,加强网格管理中心与入格部门的互动、联动,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成效。二是抓好示范带动,全力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选取土桥、长山头、铁场三个不同创建方向的村(社区)作为红色文化、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特色示范点,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洁净样板街、洁净公园、洁净社区,建成功能全面的公共配套设施。三是积极推广罗马“和谐善治示范村”创建经验。持续深化罗马村创建措施,并推广至21个村(社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新规范各村(社区)的村规民约。

——清溪镇党委书记范燕彬

他山之石

小古城村

小古城村地处杭州西郊,交通便捷,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3700余人,村民代表69人,党员170人,村党委下设7个网格支部。村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0%。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历史文化跨度自马家浜文化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文保单位小古城遗址。

小古城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四个方面来深化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带动老百姓参与到全村各项工作中去,真正实现了村里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小古城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好先锋工程”党组织等70余项荣誉和称号。

象山县“村民说事”

针对基层群众参与程度不高、民主决策不到位、运行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象山县试点探索“村民说事”制度,逐渐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引领,以‘共商共信、共建共享’为原则遵循,贯‘说、议、办、评’四大环节于始终,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现代农村基层治理制度体系,成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样本。其经验做法获全市推广、全省推行、全国关注,相关内容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近年来,象山县依托村民说事兼具闭环系统和开放平台的特性,推进小微权力清单、乡贤参事等经验做法与村民说事有机融合、集成创新,推动村民说事从1.0版向2.0版迈进,打造自治的创新平台、法治的实践平台、德治的提升平台,探索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样本。

越丰村

越丰村位于桐乡市南部,全村面积3.3平方公里,总人口2948人。村民年人均收入21600元,村级可支配收入288万元。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培育示范中心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省级卫生村、嘉兴市慈善村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随着沪杭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以及高桥新区的相继建设,越丰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村农村道路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美丽乡村有序推进,文化体育、居家养老、卫生服务、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教育、体育活动持续开展,平安建设、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村两委“一班人”凝聚力不断增强,“两个作用”有效发挥,村级经济进一步壮大。

首席记者李金健记者李健武/文

首席记者郑琳东/图

就热点难点问题献计献策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新引擎 市政协重点协商办理相关提案专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