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解读

日期:07-01
总体规划新区发展总规

原标题:《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解读

《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解读

■滨海湾新区城市中轴线规划效果图

《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解读

■湾区大学规划效果图

《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解读

■滨海湾新区交椅湾启动区风光

《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新区发展总规》)获得批复的消息,今天向社会公布。这部规划历时一年多编制完成,描绘了滨海湾新区发展图景,凸显了东莞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样板的决心。

蓝图绘就,鼙鼓响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省政府审议通过的首个省级新区的发展规划,《新区发展总规》的公布,标志着新区完成“顶层设计”,即将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发阶段。一座承载着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未来之城”呼之欲出。

谋定后动

以工匠精神

高标准规划

“规划建设滨海湾新区,是东莞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局,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6月24日,市委副书记,滨海湾新区、东莞港党工委书记张科在市委党校主持召开“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解读专题报告会”上指出,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新区应运而生,横空出世。“2017年9月,新区还未挂牌,省政府就把新区列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之一,可见省政府对规划建设滨海湾新区的重视。”

如何高水平编制滨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同时按照“三规合一、多规融合”的要求,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三个专项规划编制,成为摆在滨海湾新区面前的头等任务。

2017年12月,省府办印发的《东莞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工作方案》明确,由省发改委牵头,会同东莞市政府及省有关部门,抓紧编制新区系列规划。

市委、市政府,滨海湾新区党工委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对接省发改委、成立规划编制小组、组建高水平规划编制团队、组织多轮实地调研、多次征集意见等,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及粤港澳台四地智慧,集思广益、深入论证,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一系列规划。这在东莞规划史上并不多见。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滨海湾新区于高处着眼、细处着手,以工匠精神“一针一线”编制各项规划。

一是坚持谋定后动、精益求精。新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雄安新区等地调研,对标先进模范,学习其“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的从容建设理念,紧锣密鼓又深思熟虑推进新区规划编制,2018年以来组织高规格的咨询会、评审会、汇报会达30余次。《新区发展总规》前后修订近50次,其中自去年9月上报省发改委以来,就修订了21次,确保发展总规符合最新发展趋势、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新区充分借助“外脑”资源,以多种形式汇聚国际国内高端智慧,成立新区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聘请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技术强院,同时大手笔开展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滨海景观活力长廊规划设计和滨海湾大桥设计等国际竞赛,通过国际招标吸引了美国AECOM、CRTKL、法国邑法等40多家知名设计机构参赛,为新区规划设计注入国际先进理念,形成了一系列丰硕设计成果。

三是坚持“三规合一、多规融合”。为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新区同步开展发展总规与城市总规编制,通过讨论会、技术交流、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促进各专项规划互相衔接、互为支撑,形成上级规划与子规划协同推进、互相促进的有机结合。

在省发改委组织的评审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新区发展总规》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编制依据充足,充分体现了国家战略与公众意愿相统一,发展趋势与城市实际相结合,既是宏观的战略纲领,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空间资源统筹管控依据,为将滨海湾新区打造成为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的新引擎奠定了良好的规划基础。

锚定目标

到2035年GDP

达到2000亿元

根据《新区发展总规》,新区范围包括长安镇、虎门镇内的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以及邻近海域,东边至茅洲河、西至太平水道,北至沿江高速及规划海堤路,南至东莞管辖海域,规划总面积84.10平方公里。

《新区发展总规》明确了新区四大战略发展定位,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并提出近期及中长期规划:

到2022年,起步区框架基本成型,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制初步建立,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不断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初步建成,若干千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稳步落地,新区基础路网基本完善;威远岛森林公园等重点生态公园初步建成,对东莞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到2025年,新区产业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港澳协同、国际协作平台作用凸显,促进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智慧城市基本成型。人口规模达2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500亿元。

到2035年,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特色平台,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作用充分显现,建成宜居宜业湾区新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对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绿色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和环境优美的生态格局。人口规模达5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2000亿元。

根据规划,到2035年,滨海湾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0万元,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8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达100%……

城市发展千城千面。滨海湾新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生态宜居智慧”为目标,致力打造一座未来之城、典范之城。

《新区发展总规》提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空间发展格局。当前,新区正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突出生态修复,开展茅洲河、太平水道、磨碟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和一河两岸综合开发;突出系统生态体系构建,立足新区山、水、林、田、湿地等自然本底,重点打造5000亩的威远岛森林公园、4000亩的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和2000亩的磨碟河湿地公园“三大绿心”;突出滨海生态空间营造,依托海岸线优势,高质量打造一条长约40公里生态生活相融、海湾陆域相接的滨海景观活力长廊,努力构建山水交融、蓝绿交织的生态新城。未来,滨海湾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将达60%,公园3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将达100%。

组团发展构建“一廊两轴三板块”

滨海湾新区明确“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三大产业定位,将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电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一廊两轴三板块”,推动滨海湾新区集约高效、产城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创新发展。

“一廊”即滨海景观活力长廊。新区将打造一条40公里长,集合生态景观、文化体育、公共服务、时尚休闲于一体的滨海长廊,塑造东莞向海转型新地标、湾区滨海岸线新典范。

“两轴”即城市中轴和城市发展功能轴。城市中轴依托滨海湾站以及滨海湾大道等交通骨架路网,深化“北站、中城、南湾”空间结构,塑造景观轴、功能轴、交通轴“三轴合一”的城市中轴线。城市发展功能轴以东湾大道为主轴,串联新区三大板块,集聚企业总部,引导金融、商务、科技、商贸等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把东湾大道打造成新区版深南大道。

“三板块”即按照“一核两翼”布局,差异化打造交椅湾、沙角半岛和威远岛板块。其中,沙角半岛板块为核心区,统筹推进滨海湾站TOD站城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一批轨道站城综合体及“轨道+物业”“轨道+社区”示范项目。

核心区北站起步、中城聚力、南湾点睛、中轴贯通,承担新区联动市区、与滨海湾片区组团发展的综合服务功能,以深茂铁路滨海湾站为节点,形成与深圳大空港地区和广州南沙新区高度互动,是重要的都市核心区。

据悉,新区在城市中轴线上选择区位最好、交通最优的地块,规划建设1500亩的滨海湾青创城,按照“站城一体、产城一体”理念,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计划2025年容纳3000名、2035年容纳3万名青年人才。

与此同时,与港铁集团深入对接,计划对标香港“西九龙站”,联合将“滨海湾站”打造为“三铁合一、综合交通、站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届时,从滨海湾站出发,乘坐轨道交通6分钟到达深圳、35分钟到达广州、40分钟到达香港。如此一来,将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熟悉的工作环境、习惯的生活配套。

交椅湾板块和威远岛板块为东西两翼。交椅湾板块依托优美的滨海环境,重点吸引科技型独角兽企业集中设立研发总部,打造以总部经济、科技研发等高端功能为引领的“产业之芯”。威远岛板块发挥威远岛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叠加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创新,谋划建设湾区大学,打造创新集聚区。

《新区发展总规》提出,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加强与粤港澳台合作,促进人才互通,深化与港澳台高端服务业合作。

据介绍,2018年以来,新区有关负责人主动走访对接华润集团、新鸿基集团等港资企业,与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香港资讯科技联会、澳门中华总商会、澳门创新科技中心以及澳门城市大学等知名行业协会、企业、高等院校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和备忘录。

根据《新区发展总规》,在与港澳合作方面,将深化与港澳在文化、教育、医疗、青年创新创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落实CEPA及系列协议的开放措施,支持深化和探索新区与港澳合作机制。

■滨海湾新区大事记

2017年4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实地考察调研东莞滨海湾新区,支持新区设立管理机构

2017年4月12日长安新区正式更名为滨海湾新区

2017年7月19日市政府明确,滨海湾新区由交椅湾、沙角半岛、威远岛三大板块构成

2017年9月9日滨海湾新区机构编制方案正式印发

2017年9月滨海湾新区历经10年努力,成功获得首个海域使用权证书——粤港澳文化街项目海域使用权证书

2017年9月20日滨海湾新区、东莞港管委会完成组建,新机构和人员全部到位

2017年10月12日滨海湾新区、东莞港管委会揭牌,三个月内理顺了新区机构,实现了“提升定位、扩大范围、搭建架构”的良好开局。

2017年11月15日东莞市政府与紫光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紫光集团芯云产业城项目暨“紫光集团华南区总部项目”。项目投资1000亿元,拟落户滨海湾新区

2017年12月6日省政府正式通过《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滨海湾新区作为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的定位

2018年3月23日东莞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在会上强调,倾东莞全市之力高质量打造滨海湾新区

2018年3月26日滨海湾新区与香港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2018年6月21日全市产业招商大会上,滨海湾新区协议签约投资金额约2770亿元,引进紫光集团、平安集团、华润集团、天安(中国)等优质企业。当天,“东莞滨海湾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正式启动

2018年6月28日滨海湾新区、东莞港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滨海湾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2018年8月31日湾区大道动工建设,拉开滨海湾新区路网框架

2018年9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新区发展总规》

2018年10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

2018年12月4日《东莞市滨海湾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通过专家评审。

2019年1月7日东莞召开2018年度城乡规划工作总结会议,提出构建“三心六片”城市格局。其中,滨海湾新区是“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之一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将滨海湾新区列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提出支持东莞与香港合作开发建设东莞滨海湾地区。

2019年2月19日 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启动建设,滨海湾新区实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零”的突破。

2019年5月21日省委书记李希到东莞市调研时强调,要高水平规划建设滨海湾新区。

2019年5月2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区发展总规》。

2019年6月21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正式印发《新区发展总规》。

通讯员滨海湾宣/图

第13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 首次实现5G网络全覆盖 第十三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天开幕 有四大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