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常委会组成人员:高质量文化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文化产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姝)26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谈到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文化产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有的企业甚至一味迎合市场、制造文化垃圾。
对此,27日分组审议报告时,委员卓新平则谈到,高质量文化供给不足“确实跟我们五千年文明积淀这样一个优秀传统是不相符合的”,建议解放思想,盘活市场,“在确保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正确、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前提下,要积极推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双百’方针的落实,释放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创新力,在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文化产品的审查审批上,有关部门应该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抓住这些作品、产业推出的最佳时机”。
“我也附议卓新平委员的意见,我们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同时,还是要提‘双百’方针的贯彻,这很重要”,分组审议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说,优秀的文艺创作核心要素之一是题材的选择,选题往往决定了文艺作品的位置有多高,能不能成为“高峰”。
陈竺表示,“我们看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一些是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性再现,一些是曲折命运当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发掘、真善美的提炼,另一些则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和警示。当然,特别好的作品往往是这几个要素的汇集。事实上我们对中国历史、中华文明史也包括近现代史上很多非常重大的事件还缺乏有力度的、具有反思性的文艺作品,许多值得讴歌的人和事还没有去深入挖掘”。
陈竺举例说,“远一点的四大发明,没有看到有一部真正系统、全面、深入发掘的作品。前不久,我接待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主席一行,他是一个斯里兰卡裔的英籍议员,他说你们在国家最强盛的时候,郑和的船队不是去搞殖民,不是去搞侵略,你们把中国的丝绸、茶叶,把很多新的技术,如农业耕种技术、纺织技术传播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促进人民之间的友谊。这么好的题材,你们应该把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导演、演员请来搞几部精品力作。但对这样的题材我们似乎思考得不够”。
陈竺还谈到了青蒿素的故事,“这里既有领袖的决策,大家知道当年提出来搞疟新药研发不是科技界提的,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决策的,又有中医药长久的历史,因为屠呦呦老师接到任务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查中医药典籍中有关抗疟药的记载,找到了东晋时代的葛洪在1600多年前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有关于青蒿的抗疟作用的记载;既有多个团队的联合攻关,又有屠呦呦先生在几百次实验失败当中从典籍得到启示以后创新的灵光乍现,甚至以身试药;既有临床试验当中的艰难,还有后来到非洲推广,挽救了几百万患者的生命。像这样的故事,价值是多方面的,现在没有一部文艺作品来反映。实际上现在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的产生,既要自下而上的努力,又要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和企业做一些谋划,对一些重大题材进行梳理,发挥好我们的体制优势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经济实力,以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国际上各方面有识之士的支持和配合,充分调动文艺创作者的积极性,一定能促进我国文艺创作的繁荣昌盛,教育好青年一代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马杰也表示,“我来自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对于航天文化很有感受,航天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航天文化充满着爱国,充满着创新,充满着奉献的精神。60多年来,航天文化在不断发展、不断传承、不断创新,航天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就是一种高质量的文化。我们不缺优秀文化,关键是如何把优秀文化在全社会更广泛地传播,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委员彭勃则建议,要支持、引导、聚力提升文化产品质量,“要多创作一些类似于像《战狼2》《红海行动》《亮剑》这样的作品。多出这样的作品,真正发挥文化产品的正面主导作用”。
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贾平凹谈到,现在从中央到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确实是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还有一些不看重质量,不考虑艺术性和市场。所以专项资金年年都在花,并没有见到有影响的大作品,所以要严把专项资金”;“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在活动很多,评奖也很多,但是有些活动不求质量和实际效果”,他建议,“要鼓励和大力扶持原创性作品和项目,要保护这方面的人才”。
新京报记者王姝编辑李丽霞
校对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