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上门”换来“一步到位” 长宁仙霞新村街道高层居民楼完成“封井”

日期:06-29
垃圾分类

原标题:“三次上门”换来“一步到位”长宁仙霞新村街道高层居民楼完成“封井”

“三次上门”换来“一步到位” 长宁仙霞新村街道高层居民楼完成“封井”

长宁仙霞新村街道高层居民楼完成“封井”

撤桶、新建垃圾房和高层管道井“封井”,是不少居民区推进垃圾分类时都曾“纠结”的问题。在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过去一个多月来“一口气”完成了16栋管道井居民楼的“封井”,整个街道63个小区现已全部启动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分类通过率超95%。

在短时间内,将居民习惯了20多年的“家门口扔垃圾”,变为“下楼走一段扔垃圾”,基层干部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远远超出了一个月。

3200多户居民的习惯待改变

管道井是建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上海高层居民楼中的一种常见设施。居民走出家门,不用下楼,打开同楼层的垃圾房大门,拉开一扇小闸门将垃圾往管道井里一丢,一袋袋生活垃圾就“噗通”一声直达一楼垃圾房,方便之余还省时省力。

仙霞新村街道管道井高层建筑共有31栋,占长宁区总量38.75%,其中15个管道井分别于2003年“非典”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完成封闭,剩余16个管道井分布在街道6个小区,其中多数高楼超过20层。要封闭这些管道井,意味着要改变总共3200多户居民的生活习惯。

今年4月中旬,仙霞新村街道开始对16栋高层管道井建筑展开实地查勘,通过全面排摸,梳理出“封井难”的三个主要原因,首当其冲的是如何让大多数居民同意封井。茅台花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唐秀珍告诉记者,垃圾管道井涉及房屋的公摊面积,按照物权法规定,若封闭管道井,必须要超过2/3的居民同意,这令不少居民一开始感到“吃亏”和不解。

其次是生活习惯的改变。居住在水仙苑小区11号20楼的居民施伯寅是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但即便如此,自己家中一开始也有反对“封井”的成员。定时定点后,居民必须改变在楼道里扔垃圾的习惯,不仅要在家中分好垃圾,还要走到楼下的投放点,在规定时间投放。这些都并非朝夕之间能做到的。

今年74岁的居民章书琴居住在11号的2楼,家里窗口就能看到垃圾桶的她,在小区刚刚试点垃圾分类时,曾看到有居民投放混装的垃圾后,面对志愿者“您住几楼”的询问,给出“我也不知道我住几楼”这样令人哭笑不得的回答。

此外,每栋管道井居民楼的结构不同,管道井和楼道垃圾房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如水仙苑小区高层的管道井入口在楼道内,茅台新苑的则在楼梯间的户外阳台上,居民不同的个性诉求,也使封闭管道井、推行垃圾分类面临考验。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封井”是块“硬骨头”。位于水城路386弄的水仙苑小区,是这一轮“封井”中首批“迎难而上”的小区。今年5月5日7时,小区的11号、13号两栋居民楼同一天完成封井,1个月后的6月5日,整个仙霞新村街道不仅完成了所有16个管道井的封闭,还完成了16个涉及撤桶小区的垃圾分类。

仙霞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魏震说,虽然辖区内老公房小区、管道井高层这些垃圾分类的难点小区较多,但街道始终坚持将定时定点和整区域推进“一步到位”。

仙逸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杨家生介绍了推进垃圾分类“三次上门”工作法:居委干部第一次上门,发放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的告知单;第二次上门,将封井后高空抛物怎么管、新建垃圾房如何控制噪音和臭味、封井后每一层垃圾房怎么用等居民关心的“十大疑问”,制作成《高层居民楼垃圾分类征询表》发放;第三次上门,发放街道定制的干湿分类垃圾桶。

令杨家生这位老书记都感到意外的是,不多不少、“清清爽爽”的三次上门,却迅速让居民感到意见被重视,理解了垃圾分类背后的重要性,水仙苑小区封闭管道的首次征询同意率就超过了95%。此外,对于居民们关心的高空抛物隐患,街道和物业第一时间加装了18个摄像头,通过及时到位的技防手段打消了居民们的顾虑。

在仙霞街道副调研员乔敏看来,管道井高层推行垃圾分类,“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时’是条例的实施,以及长宁已经推行许久的干、湿、可回收垃圾分类运输,居民看得到后端处置的过程。”

“地利”则是前两批15栋封井后的居民楼,通过居民自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这让还与垃圾房“共享”楼道的未封井居民楼看到了改善环境的成效。

“人和”则是基层干部、社工们带领居民自治。如茅台花苑小区的居民在管道井封闭后,纷纷将家中的花花草草贡献出来,摆放在管道井所在的户外阳台。昔日的“垃圾房”变成了花园观景台。

青岛地铁施工方自我举报续:总承包方被列入黑名单 我省修订食品安全条例 进一步提升龙江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