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心用情服务村民的“外来书记”
穿着水鞋、戴着草帽,从刚犁好的田地里出来,龙华区新坡镇农丰村“村民”杨再东仿佛看到了村民们收获时的喜悦,他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杨再东,一名80后的共产党员,去年7月,从市政府研究室到龙华区新坡镇农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之后还担任了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320多天的时间里,他从一名“笔杆子”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村民”。
驻村第一书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杨再东自来到农丰村以来,俯下身、沉下心,深入基层一线,用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带领村民发展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激发了党员干部和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亲民爱民的颂歌,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本报记者黎鹏
攻坚克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农丰村下辖林排、涵乐坡、下屯三个自然村。“村庄面积不大,也没有特殊资源优势,加上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所以集体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杨再东说,刚到村里时,农丰村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这让他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驻村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当好这个“第一书记”,摆在了杨再东的面前。“既然当了第一书记,就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样才能对得起党和群众的信任。”
为了赢得群众的信任,杨再东经常到田间地头和村里聚集人多的地方,主动与村民聊天,倾听村民议论的热点难点话题,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走访,他把全村的生产生活状况、民风民俗、民情民意等摸得一清二楚,为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也让杨再东再次确定了农丰村振兴发展的突破口——发展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18年11月,农丰村第一个集体经济——“海口农丰惠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运营。
行胜于言。合作社刚开始运营的时候,杨再东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一起拔草、收菜、运菜,把合作社的事当成了自家的事,亲力亲为。
“去年12月底,合作社第一次通宵卖菜,杨书记也跟着大家一起去了。”农丰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学书回忆说,那天夜里下着毛毛雨,气温偏低,凌晨两点左右,杨书记和大家一起从村里出发,三点时把菜运到农贸市场,直到天亮时才卖完。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