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根就在古诗词里”

日期:06-24
诗词思君不见下渝州

原标题:“民族音乐的根就在古诗词里”

“民族音乐的根就在古诗词里”

著名音乐评论家景作人。(受访者供图)

6月22日、23日晚,根据本报“重走古诗路思君下渝州——探寻重庆古诗地图”系列报道意境创作的大型情景国乐音乐会《思君不见下渝州》,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连演两场,收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诗词与音乐有怎样的渊源?专家又是如何评论本台音乐会?著名音乐评论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景作人观看演出后,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与西方艺术注重写实性不同,中国诗词文化注重写意,而《思君不见下渝州》就完美体现了中国诗词的写意精髓。”景作人说,整场演出,显示屏上出现的一幅幅国画背景气韵生动、意境悠远。云雾缭绕的山间,不时有飞鸟飞过,像是一幅恬淡自然的水墨画卷。

“整台音乐会既有舞美的写意,更重要的是器乐演奏的角色化。”景作人介绍,曲目《巫山离思》中,作曲家采用古琴、箫与民族管弦乐队结合的编制,一人居左抚古琴、一人居右吹箫,一左一右形成舞台对话,古琴和箫也不仅仅代表普通乐器,而是化为诗中的两个人物,在乐队合成中扮演不同角色,更加彰显诗中意境。

“合唱也突破了传统的表达形式,音乐会《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合唱更像是背景回声的吟唱。”景作人说,从序曲《候人兮猗》开始,合唱团的演唱都是在为乐器演奏作铺垫,为展现诗中意境服务。“这种曲子听起简单,但对于作曲家而言需要认真把控,稍不留神就会喧宾夺主。”

“重庆有着非常显著的创作区域优势。”景作人说,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创作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会,但像《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样细致化、历史感强的音乐会屈指可数。“这得益于一大批著名诗人在此留下千古佳作。”

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交相辉映,文化资源富集,人文底蕴深厚。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轼、黄庭坚等众多诗人都曾在重庆留下灿烂诗篇。这些诗作既托物言志、感怀时事,又吟诵重庆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重庆人,为巴渝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仅如此,重庆民族乐团团长,本次音乐会艺术总监、首席指挥何建国对巴渝文化的深入研究,将整台音乐会更加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景作人颇有感触地说,乐团指挥是整台音乐会的灵魂所在,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何建国对巴渝诗词文化的积累在现场的指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对诗词意境足够了解,才能真正把控演出节奏。”

景作人说:“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所以说,民族音乐的根就在古诗词里。如今,重庆民族乐团再次将民族音乐与地方诗词文化结合起来,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深刻体现。”

重庆公安扫黑除恶取得阶段性成效 重庆16个区县遭遇暴雨袭击 联合调度抗御乌江洪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