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0多个地儿一夜之间被“点名”,北大清华也没逃过……
不可移动文物这个概念,大家都不陌生,现在又多了一个新概念——历史建筑。
就在最近,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方网站公示了人民大会堂、北京大学燕南园等429处拟列为北京首批历史建筑的建筑物。
什么是历史建筑?怎么评上的?都分布在哪里?知道君(xjb-jingshier)给大家科普一下。
第一个问题:
历史建筑从哪几个维度评出来?
历史建筑(含历史建筑群),是指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同时,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历史建筑原则上要求建成年代在50年以上,且至少具有相关价值或特点,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相关的价值和特点包括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比如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相关联,或具有一定的纪念或教育意义;在北京城市发展与建设史上具有代表性等。其次,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比如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设计风格,具有典型性;建筑样式与细部等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和价值等。
另外,体现一定的科学技术价值、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建筑,也被列为遴选认定标准。
——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虽然不是文物,但仍然很有来历的老建筑。
总体上讲,历史建筑的价值较不可移动文物低,相应的保护要求较不可移动文物宽松,利用方式较不可移动文物灵活,历史建筑应该是处于文物和普通建筑之间,应该保护的建筑。
知道君了解到的信息是,从建筑功能上看,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主要包括居住建筑、办公建筑、文化教育建筑、医疗建筑、商贸建筑、工业建筑等,涉及传统四合院、近现代公共建筑、近现代住宅等不同的建筑类型。
目前,北京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正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公示。据悉,更多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过程中,下一步将对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开展保护与活化利用。
第二个问题:
哪些入选了历史建筑?都在哪个区?
知道君了解到,这些历史建筑主要集中在西城、海淀、东城三区,集中体现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建筑物类型。
其中,超60%历史建筑位于核心区,体现了北京作为千年古都特别是明清及近现代以来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体现古都风貌及共和国发展历史的建筑代表。
而海淀区的146栋,主要集中在清华、北大校园内,集中承载了近现代以来一大批知识分子求学报国的历史信息。
这些历史建筑中,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知道君列了几个出来,看看有你家附近的吗?
清华大学照澜院
照澜院位于清华大学西南处,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之一。照澜院又名南院,1920-1921年建,1947年根据朱自清提议改为照澜院。包括甲、乙两种户型各10套,甲种为西式双拼单层外廊式住宅(丹顶洋房),乙种为中式三合院。
很多名人都曾在照澜院居住过,梅贻琦、杨光弼等首先入住,赵元任、陈寅恪、张子高、马约翰、俞平伯等也相继安居于此。
科源社区“特楼”
科源社区“特楼”也被称之为中关村“特楼”。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曾在“特楼”居住。
“特楼”是20世纪50年代为中科院科研人员建设的三栋住宅楼,因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最好,以安置海外归来的著名学者和国内自然人文学各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居住,被称之为“特楼”。
北京大学燕南园
上世纪20年代,司徒雷登初任燕京大学校长,在北京西郊明代勺园(明代画家米万钟故居)和清代淑春园(乾隆赐予和珅的皇家园林之一)旧址上建成的中西合璧的园林式校园。
洪业,翦伯赞,江泽涵,周培源,饶毓泰,褚圣麟,马寅初,陈岱孙,冯友兰,汤用彤,王力,朱光潜,侯仁之等都曾生活在燕南园。
实地探访:
“很有名”的头发胡同1号院
头发胡同是北京西城宣武门内一条僻静的胡同,东口直达宣内大街,西口是南沟沿(今佟麟阁路),长约500米。
头发胡同1号,曾经是吴晗故居。1951年左右,吴晗作为北京市副市长,从清华大学迁来住在这里。
鼎鼎有名的1号院摄影邓琦
说起这个1号院,胡同里的居民都知道。“经常有人来参观拍照呢。”一位大爷说,这个1号院“很有名”。
昨日傍晚,胡同里的居民三三两两在家门口乘凉、唠家常。还有人刚下班,拎着菜往家赶。有的人家正做饭,熟悉的烟火气与这座灰色调为主、极具清代风格的院子,融为一体。
院子的宅门为广亮大门,门上红漆有些斑驳,抱鼓石保留良好,雕饰精美。
据悉,1号院建筑面积473.56平方米,为三进四合院,院内有游廊,内院、后院、外院均有一棵古树尚存。内院正房抬梁结构、台基保存完好,屋面为阴阳瓦鞍子脊,瓦片大部分为新瓦,厢房均为重建。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都搞明白没。要是还有问题,随时留言举手发问啊!
记者邓琦
责任编辑:王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