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5年发生了多少变化?

日期:06-20
京津冀雄安新区

原标题:金融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5年发生了多少变化?

2018年末,北京银行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三地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布局雄安新区

金融是经济的活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诚如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此前所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金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高效的金融体系和统一的金融市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的五年间,金融协同发展进程如何、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三地在金融领域的协同发展、监管如何适应金融创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在推进京津冀三地金融协同发展时必须直面的问题。在五周年之际,讨论这些问题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5年发生了多少变化?

融资余额破万亿北京银行业支持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银行业纷纷响应。

据霍学文在2017年9月透露的信息显示,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别与三地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在总行层面建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有的银行建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事业部,负责推动全行层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而且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机制上,更是扩展到项目上,已经在京津冀三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

数据的增长可以反映出银行业的支持力度。据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北京辖内银行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表内外融资余额8228.85亿元。而在今年2月份的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北京银保监局党委委员蒋平透露,2018年末,北京银行业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融资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110.82亿元,同比增长20.63%。其中,支持棚户区改造、交通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通州城市副中心、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冬奥会等领域的融资余额合计占比超过80%。

河北的银行业机构在承接北京地区的企业上加大了支持力度。据媒体公开报道,近日河北银行向10家北京迁至永清县的企业提供了3400万元贷款,以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外迁。截至5月底,该行在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上已提供贷款242.32亿元。其中,支持交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转移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配套项目,贷款余额达107.78亿元。

监管高要求京津冀签署金融合作框架协议

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推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监管也在同步推进中。

早在2017年,已建立了三地协同工作机制。

据霍学文在2017年9月的公开演讲中透露的信息,人民银行建立了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三地协同机制。“今年已经开过两次会议,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政策问题。京津、京冀也分别签署了《金融合作协议》,定期就金融协同发展进行沟通研讨。京津冀三地《金融合作协议》目前已经进入征求意见和最后签署阶段。”霍学文彼时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在霍学文讲话不到一年的时间,2018年5月17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与天津市金融工作局、河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金融合作交流座谈会并签署《京津冀三地金融局(办)合作框架协议》。

据悉,三地将结合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和三地功能定位,加强统筹协同,在加强信息共享和人才交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落实银行间市场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协议,鼓励三地企业直接融资;利用天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探索开展京津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协作,共同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等多个方面深入展开合作。在外界看来,协议签署标志着三地金融合作与市场协同建设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金融风险的防控上,三地建立了区域金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有人说北京管得紧我去天津行不行,天津管得紧,我去河北行不行?今天我正是在这里,告诉这些搞非法金融活动、搞非法集资的人,你们打消这个念想,想在北京、天津、河北搞非法集资的,今天三地的金融局、金融办主任都在场,已经不可能了。”霍学文此前在公开场合介绍,京津冀三地建立了打非协作机制,“这个打非不仅仅是政府之间、金融局之间的合作,三地的公检法也在加强合作,所以这个机制已经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推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需要完善京津冀区域金融监管统一协调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建议,一是考虑单独设立京津冀金融监管机构,通过机构专设、人员专职、职能专业等方式,从国家层面统一对京津冀区域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区域内两市一省的金融监管机构要以该机构为中心,接受该机构的领导和协调,充分配合该机构对京津冀地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二是建立实质性区域内三地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三地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要定期化、经常化、制度化,三地在监管制度建设、政策执行尺度、行动步调上应尽量协调一致,实现金融监管政策同城化,区域监管无缝对接。

破壁垒防风险加强预判

从京津冀内部的经济发展状况看,三地经济存在发展不平衡、实力落差大的问题。金融业在三地的发展也不例外,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京津冀金融的进程。

“京津冀金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金融区域分割的壁垒。首先,三地的金融机构存在较为严重的行政分割问题,各机构画地为牢,业务拓展受到行政壁垒限制,业务跨区域发展面临准入难题。第二,资金流动存在障碍:与津冀两地相比,北京存款充裕,资金供给能力强,但缺乏有效的渠道流入天津和河北。第三,由于地区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北京外迁企业在天津、河北自然会面临金融服务水平下降和融资难等金融问题。”金融业内人士金维虹曾撰文指出。

此外,有发展创新,就有风险,京津冀金融协同的发展中也需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2017年9月,时任天津银监局副局长的王文刚公开表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协同发展面临五大风险:第一个是产业转移、企业搬迁、跨区经营的风险,主要是企业主体变更的时候,有可能发生金融债务的风险,企业搬迁后面临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信用评级下降,融资成本升高等经营性风险。二是去产能过程中,不良贷款产生的风险,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产业基地和过剩产能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在经济下行和去产能的背景下,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风险不容忽视。三是流动性风险,经监管部门的压力测试,京津冀区域部分法人银行存在流动性比例不达标,潜在现金流缺口等问题。四是交叉性金融风险,由于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政策差异,导致监管套利行为,造成风险跨地区、跨行业转移。五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面对这京津冀协同发展时代特征有关的五大风险,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要建立区域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风险的预判和处置。”王文刚表示。

专家观点:“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如何加快推进金融协同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三地的协同发展?对此,监管侧、业内人士、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在谈到京津冀金融时表示,金融机构要严格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产业布局,立足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中长期建设资金供给方式,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扶贫开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通过金融机制促进区域过剩、落后产能出清和产业优化。

王文刚则认为,京津冀三地金融业的发展应当按照中央赋予的区域功能定位来部署。“也就是按照强化北京的金融管理,天津的金融创新运营,河北的金融后台服务功能的具体要求,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实现错位协同发展。”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多位人士进行了积极的呼吁。

河北省金融办副主任彭景辉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呼吁推进三地资本市场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建议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三地股权交易市场合作模式,在企业融资、上市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研究推进新三板与主板的转板机制。三地共同探索股权投资基金,促进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京津冀资本市场,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和挂牌企业的发展。”彭景辉表示。

北京市金融局的官员也多次谈到加大对三地区域股权市场在互联互通、互助服务方面支持。“2017年实现三地在股权市场上的标准互认,2018年实现信息互通,到2019年实现区域一定程度的挂牌合作,至少实现中关村在河北、天津的企业能够在三地互挂。同时,我们也要推动统一的企业产权、技术产权、集体林权、矿权等京津冀要素市场。”霍学文2017年表示。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研究室副主任赵维久在2017年10月表示,北京金融局将扩大金融市场的合作,推进三地间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开展跨区域的挂牌信息的互通互认,共同为三地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此外,还将支持推动新三板与三地股权交易场所开展深度的合作。

与上述具体建议不同的是,金维虹认为,应该从更宏大的层面推动三地的金融,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在我国现阶段,行政手段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京津冀金融,应该是国家级的顶层设计,需要国务院出面,一行三会为主,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参与,从管理体制、法规制度和金融政策的高度入手,共同研究制定京津冀金融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案。否则,在京津冀金融上只能是小打小闹,经济也难成大事。”金维虹表示。

金融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5年发生了多少变化?

雄安样本:或成中国金融创新和开放的制高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雄安新区的建设实践是重中之重。随着雄安新区建设的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布局雄安新区。截至目前,国有大行在雄安新区设立的分行相继获准开业,多家股份行、城商行、保险机构等银行机构也宣布进驻雄安新区。此外,还有多家金融机构宣布与当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雄安新区在金融发展上应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使命,金融领域创新应是雄安“千年大计”的核心。

那么,雄安新区如何实行金融创新?

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陈建华建议,要科技引领,试水金融创新。

实际上,目前前沿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金融科技成果已在雄安新区落地并得到应用。从支持新区建设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网点智能化科技应用,到与新区合作的住房租赁交易平台、征迁数据平台乃至人才输送等方面,银行都在广泛参与。

以建行为例,其2017年年报显示,该行探索“区块链+贸易金融”技术,还在雄安新区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租赁住房平台等。

此外,蚂蚁金服对外披露的BASIC(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和云计算)科技战略显示,其在与雄安的合作中全面布局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定位是“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对此,陈建华建议,雄安新区在金融创新上应该着手绿色金融,助力新区建设发展。

陈建华介绍,截至2017年末,金融机构在雄安新区及周边县市投放的绿色项目贷款余额10.9亿元,占全部项目贷款余额的10%以上。金融机构积极与雄安新区管委会和雄安建设投资集团对接,拟通过设立绿色基金、加大授信额度等形式,支持新区建设发展。农业银行与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合作,谋划设立“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基金”,同时,计划对雄安建投集团授信1500亿元,其中500亿元用于支持新区前期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等;国开行、农发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等也纷纷发力,合计授信额度达4820亿元,用于支持新区建设发展。

在政策层面,中央也在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在金融创新上的步伐。

今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出炉,明确了9个方面35项重点任务。

《意见》明确,有序推动金融资源集聚。主要包括:支持设立雄安银行,加大对雄安新区重大工程项目和疏解到雄安新区的企业单位支持力度。研究建立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筹建雄安股权交易所,支持股权众筹融资等创新业务先行先试。

《意见》还指出,有序推进金融科技领域前沿性研究成果在雄安新区率先落地,建设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雄安金融科技中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在雄安新区开展相关业务。支持建立资本市场学院(雄安)。研究在雄安新区设立人民银行机构,推进综合性、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金融监管框架,加强本外币协同监管。

据媒体近期报道,目前雄安新区正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研究推进设立雄安股权交易所相关工作。

可以预见的是,雄安新区或将成为中国金融创新和开放的制高点。

新京报记者侯润芳编辑李薇佳陈莉校对薛京宁

北京人社局长:社保降费率年内将为企业减负近200亿元 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会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