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课题论文写好“中国故事”上海财经大学率先成立智库师生联合党支部
“我们有了新组织,我现在有双重身份了!”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区域经济学专业2018级博士生商玉萍有点兴奋:3个特殊的党支部上个月成立了——以自贸区研究院、三农研究院和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三大智库为平台,由师生共同参与,而她正是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党支部的一分子。
“我们这一代‘斜杠青年’,哪怕在校内也有着多重身份。除了学籍所在院系之外,这些虚拟学院、智库、实验室有没有更具凝聚力的组织形式呢?”正如商玉萍所说,学生到哪里,思政教育就应该跟到哪里。在日前举行的财大第八次党代会上,“智库思政”首次写入了报告,成为科研育人的重要创新抓手。
一所持续为上海乃至国家打造高端智库平台的高校,如何带领师生加速奔跑,将课题与论文写在祖国的广袤天地?春风化雨的思政教育,如何真正浸润师生心田?
智库成青年人才“大型蓄水池”
这些日子,田志伟颇为忙碌:在“挑战杯”这一展现高校学子创新创业能力的最佳舞台上,他又带着学校一支支年轻团队“出征”,并摘得了3个一等奖。这位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的讲师同时兼任校团委副书记,在财大从博士生成长为讲师,始终对智库有着别样的情愫。
2013年,田志伟师从院长胡怡建,开始专门对增值税领域进行研究。“每一个课题都需要大量准备资料,我们就想到,是否能带动本硕学生共同学习实践,在课题中得到更多知识与能力?”“招聘启事”就此面向学生公布,一支智库学生创新团队建立起来,目前已有120余人:翻译国内外财税资料、编写财税书籍、参与主办研究院各类研讨会、参加学术竞赛……财政学专业大四学生刘冰告诉记者,自己对国际税收颇有兴趣,但以往接触的专业文献有限,“从如何下载摘录有用的国际最新言论到如何准确翻译,智库老师们都手把手教我们,让我对未来自己的研究也有了信心。”
最近,学生创新团队又积极投身到“税趣”项目中——走出研究院,走进社区、居委、中小学,他们带着生动的故事开始为更多市民进行税收普法宣传,“虽然智库承担着提供决策咨询报告的重任,但我们更希望让学生们了解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潜移默化地将知识转化为服务国家的本领。”田志伟说。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
在财大会计学院,有一支入选全国首批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这里也有一支师生联合党支部。会计学专业博士尹兴强发现,支部活动越来越能抓住他的心,“我还记得,老师们在会上抛出一个问题:面临审计利益冲突时,如何坚持正确的价值方向?从抽象的数字中跳出来后,我们发现,会计、审计,这些听起来只是一门学科、一份职业的词语,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于是,他们从电脑与书本前抬起头,开展了“行走的红色党课”,尝试将中国产业政策研究与中央文件精神学习结合,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代背景,在国内外权威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发表中国治理与改革创新主题论文近20篇。
“攀登科研高峰,扎根中国大地。”正如校党委书记许涛说,中国特色高校智库建设要坚持“既出思想、又出人才、还要育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政课,思政小课堂必须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一场特殊的“书记谈心”活动现场掌声不断,不少学子甚至饱含热泪。“过去15年,财大每年都有许多学生放弃优渥的环境,主动选择去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支教。”许涛说,学校下一步还将继续推进千村调查2.0版,“爱国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落地生根、付诸行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为区域与国家发展当好“智囊团”
如今,这所以财经研究为特色的智库型大学,已建成三级体系的27个智库型研究机构,“智库研究要解决的是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必须对接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科研处副处长郑春荣介绍,智库在科研育人、思政育人外,更希望不断优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举全校师生之力当好“智囊团”。
今年4月,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虽是“新智库”却有着“老资格”:从2003年起,研究团队就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命题出版年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涉及“黄金水道”建设、产业梯度转移、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多元领域。
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平告诉记者,智库不是封闭的校内学院,它向全市、长三角地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政府部门、学者与企业敞开大门,“现阶段,智库将尤其着力在产业、教育与健康等地图上下功夫。”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更细化、全面、深入的调研将不断助力推动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借鉴千村调查经验,我们计划筹备百城调研,确定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城市抽样基地,陆续推出如地图系列、指数系列等九大系列产品。”据透露,上财嘉善长三角研究院也在计划设立中,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联合办学。
最近,又一批青年师生从课堂与实验室走进了田野调查与基层政府机构。嘉兴市海盐县县委书记陈玲芳带着财大团队“进企业、看项目”,2018年,全县在沪15个招商蹲点小组共签约项目44个,落地项目25个,扎实推进着与上海在各领域的合作。“谁说优秀的上海青年人才止步于舒适圈?”她颇为感慨,“我们在新时代的历史性机遇中相遇,势必在研究中写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