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媒:无人商店在中国,来得快去得也快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6月17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无人商店热潮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中国科技公司几年前竞相开设无人便利店时,一些资深实体店业内人士表示,这一风潮或将很快进入死胡同。果不其然:在中国各地,曾被视为零售业未来的无人店如今纷纷关门。
无人商店的理念是利用智能手机支付系统替代对店员的需求。不仅如此,自动化系统还将收集消费者偏好数据,以优化库存和物流。在美国,亚马逊2016年推出第一家自动化便利店;在中国,阿里巴巴2017年开办一家类似的门店,此后其他IT企业也迅速效仿。截至2017年底,中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约200家无人便利店。
但这股热潮并未持续太久。到2018年初,该行业就开始出现一系列闭店甚至破产倒闭潮。去年12月,中国第二大在线零售商京东称将暂停其智能货架计划——一种大小相当于火车站售货亭的小型无人商店。
问题何在?在无人商店出售新鲜食品的难度是主要障碍之一。业内专家表示,在北京这样的中国大城市,一家便利店每天至少需要5000至6000元的销售额才能维持下去。这些销售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盒装午餐、新鲜餐点、甜点和其他保质期有限的产品。一家便利店的新鲜食品占比越高生意就会越稳定。
然而,许多尝试开办无人便利店的企业似乎缺乏此类认识。倘若一家商店仅供应饮料和小吃等保质期更长的商品,它在消费者眼中就更像一台大型售货机。无人商店的新概念最初会吸引顾客,但这种新奇性已逐渐消失。
无人商店经营者的另一个问题似乎是尚未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有关数据。这一点上,日本的便利店比其他国家的同行更成功。便利店总部专注于分析数据,了解销售情况,计划新产品的开发,确保工厂高效生产。他们还基于数据建立物流网络,以便准时交货。(作者村山宏,丁雨晴译)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