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医改“金名片”!浙江已建成县域医共体161家 实现20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

日期:06-16
医疗浙江县域

原标题:打造医改“金名片”!浙江已建成县域医共体161家实现20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康彦龙)县域医共体作为医联体的四大模式之一,是新时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抓手”,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有着重大作用,也是分级诊疗体系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推进,如何重建基层医疗体系治理架构?如何明晰政府部门与医联体的权责等问题越来越受关注。

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部门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底在全国500个县(市、区)建成相对完善的医共体,构建整合型、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打造医改“金名片”!浙江已建成县域医共体161家 实现20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

浙江省德清县钟管镇卫生院挂号窗口康彦龙摄

近年来,浙江省把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县域综合医改的重要载体,通过治理体制重建、服务体系重构、运行机制重组、服务模式重塑等系列举措,打造深化医改的“金名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已走在全国的前列。记者15日在浙江德清召开的“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专家座谈会”上了解到,该省70个县(市、区)已全面推开医共体改革,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组建成161家医共体,基本实现“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覆盖。

2018年,浙江省医改工作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全省医共体建设地区县级医院三、四类手术例数增长10%以上,乡镇卫生院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12%和22.3%,医保基金支出增幅下降10.5个百分点,基层就诊率从2016年的50.5%增加到2018年的51.6%。县级医疗总收入和住院均次费用增幅为8.3%和2.1%(全国平均9.5%和5.3%)。

“医保在医共体改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与城市医联体,医共体内医保总额按照预付基金管理,这样就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城市医联体没有这个利益共同体。”享誉全国的“天长医共体”操刀人、现任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局长金维加向记者介绍了医保在医共体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

打造医改“金名片”!浙江已建成县域医共体161家 实现20分钟医疗服务圈全覆盖

与会专家参观浙江省德清县钟管镇卫生院康彦龙摄

医共体改革归根究底为了减轻百姓看病就医负担。据了解,浙江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去年该省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3%和70%,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最低报销比例达到60%,医疗救助补偿比例达到70%,群众对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7.8%让更多的百姓在家门口得到了直通县级医院的“组团服务”,做到了省时、省心、省费用,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同时在县域医共体治理体制建设方面,坚持“管好”“放活”平衡,构建科学的医共体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一系列配套系统的跟进,没有当地党政主要领导的强有力推动,医共体是很难做好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认为医共体建设是一项“刀刃向内”的改革,能否理顺政府卫生健康部门和医共体之间的权责关系是改革能不能深化的关键,“医共体的建立必然会导致卫生部门部分权责过渡给医联体,这就需要当地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有魄力,光靠卫生部门很难实现。”

浙江省在探索县域医共体治理体制的过程中,成立医共体管委会或理事会,实施医共体内唯一法定代表人治理架构,落实经营管理自主权,强化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用人制度改革方面,医共体打通了县乡机构人、财、物等要素流动渠道,打破医务人员的编制、岗位、身份等“藩篱”,激活职称评聘和绩效分配等机制,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县乡医务人员实行统一招聘、集中培训和岗位管理,破解基层招不进、留不住人的难题。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张平表示,浙江今年已经全面推开医共体建设,下一步将补短板、提弱项、抓重点、破难题,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好事关群众卫生健康的“关键小事”。

打造多元未来城市 关键在于资源、优势、网络 伍兹每次击球都身体疼痛,顽强抓5鸟让人钦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