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项扶贫山西脱贫攻坚绘就新路线图
2016年我省出台《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包括全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培训就业扶贫、生态补偿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力量帮扶等八大工程二十项行动。
今年4月底,根据《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出台《山西省2019年特色农业扶贫行动计划》等24个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将文化信息扶贫行动与旅游扶贫行动合并为文化和旅游扶贫行动,新增网络扶贫、贫困残疾人扶贫行动,调整后专项行动增至24个,呈现出举措更精准、主体更明晰、方法更实用等特点,为我省持续推进八大工程专项扶贫行动绘就了新的路线图。
以“滚石上山”劲头推进脱贫攻坚
一间教室里,一条铺着浅草色桌布的台案,旁边坐着十几名女学员,人人手捧塑胶仿真婴孩,如何捧头,如何护腰,如何抱起,如何活动婴孩手足……这间教室墙壁标语是:“母婴的守护天使,把我最好的,给你最爱的。”
原来这间教室正在培训育婴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月嫂”。女学员们认真接受着训练,那表情就像在护理真正的婴儿。作为吕梁脱贫攻坚的三大品牌之一,“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是帮助贫困人口和剩余劳动力掌握技能、实现就业、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经过三年努力,“吕梁山护工”品牌叫响全国。
“以攻城拔寨、滚石上山的劲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吕梁市市长王立伟说。并要求落实好“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一人一案”控辍保学、技能提升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具体措施,在脱贫攻坚中把扶贫工作重心、政策支持重心、社会帮扶重心向“两不愁三保障”聚焦发力,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我省新出台的《行动计划》结合省级机构改革后行业部门职能调整的需要,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紧盯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锁定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从推动拟摘帽县强弱项、补短板和摘帽县巩固提升出发,对专项扶贫行动计划进行充实和完善,扩大专项行动的参与范围,进一步实化细化工作举措,确保脱贫攻坚不留死角。
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
“我自己有30亩地,打算都种杂粮,把产品挂在平台上,一亩地下来能赚2000元。”6月5日,忻州市五台县台城镇高家庄村村民王爱军言语里透着自信和欢喜。
三年前情况可没有这么乐观。过去当地农户种植的小米、土豆、红薯等要想卖出去,全凭外省大车进村拉货,买方一口价,农户没有谈价的主动权。这一切,在当地电商平台上线后出现了转机。最近,台城镇政府与省供销社达成协议,2019年台城镇西沟八村1000亩20万斤优质小米得到帮扶包销。
特色农业扶贫、光伏产业扶贫、文化和旅游产业扶贫、电商扶贫4个专项行动是《行动计划》的特色产业扶贫工程。还有社会力量帮扶工程包括省属企业扶贫、民营企业扶贫、社会扶贫3个专项行动。24个专项扶贫行动计划都明确了对应的责任单位,从顶层设计上保证了各方形成攻坚贫困的合力。
深化扶贫大格局打出脱贫组合拳
“去年我们这里遭遇了天灾,红枣几乎没有收成,多亏政府给枣树上了保险,并及时给了赔付,要不然我们家维持生活都很难。”永和县阁底乡于家山村的贫困枣农霍树根在领到1万多元理赔款后,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红枣是该县的主导产业,正常年景红枣收入占到产枣区农民收入的75%以上。但裂果仍是农民增收的最大“天敌”,为了保证贫困农民灾年不受困,减产不减收,脱贫不返贫,2017年,永和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原则,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签订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全县近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增收。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户享受到保险扶贫政策带来的“红利”,2018年,永和县将保险纳入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构筑以农业保险、普惠金融为核心,民生保险、治理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全险种的保险扶贫保障网,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保险+农户”精准扶贫的路子。在巩固原有险种的基础上,增加了苹果、小杂粮等种植保险;肉牛、肉驴等养殖保险;脱贫(返贫)、住院津贴等生活保障险;意外伤害、见义勇为等人身保障险,打出来保险扶贫“组合拳”。其保险种类之全、保费投入之低、赔付比例之高、受益群众之多走在了全省前列。
据了解,我省完善脱贫攻坚专项扶贫《行动计划》是为了引导各种扶贫资源向贫困群众倾斜,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布局,有利于扶贫开发与各类资源配置有效对接,达到调动各行业各部门力量打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组合拳”的目的。(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