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人食”餐厅兴起,你愿做“孤独的美食家”吗?
如果能够自在,“单身”也没什么不好,比如吃饭这件事。
如今,“单身狗”已经从贬义词转成了洒脱的自我调侃,尤其在很多年轻的90后中,“独自享受”已经渐成潮流:出游选择一人旅行,住只容纳一人的“胶囊公寓”,就连K歌,也不再到传统的KTV“众乐乐”,而是去“单间”的唱吧。
最近,日本一家餐厅推出的“完全一人席”设置被很多网友“羡慕”上热搜,“单独吃饭”这件事让大家非但不觉得孤独,反而“安全感爆棚”、“不用觉得尴尬”、“开心死”。
这家日本餐厅“Gusto”是一家一人食烤肉店,店内环境整洁,每个席位完全独立,相对于半封闭的包厢,除了出入口,每个食客都拥有独立空间。每个席位还配有电源、WIFI,餐具盒、各种调味品也都一应俱全。所有席位内的物品完全免费使用,且不限时间,想在里面呆多久都可以。
在网络上走红后,很多身在日本的网友打卡后表示,虽然每个席位空间有限,但是坐在里面却有种神奇的安全感。“好享受一个人在外吃饭的时光,避免了众目睽睽下狼吞虎咽,简直是理想餐厅。”
图片来源/日本设计小站官方微博截图
其实,“一人食”在日本并不稀奇,很多餐厅都做得十分细致,比如一兰拉面,点菜都见不到营业员,直接在自助点餐机上选想吃的拉面。座位与座位之间也会有隔断,创造出相对安静、安全的一人位。
图片来源/一兰拉面官方微博截图
与日本相比,国内的很多有名的“一人食”餐厅,主要还是提供可以“一人食”的菜品,但硬件上却没有给予“单身狗”食客充满关怀的用餐空间,没有太多新意。
记者在很多份“一人食”餐厅推荐榜单中看到,推荐的餐厅主要经营的是日式的拉面、寿司,西餐的汉堡,中式的麻辣烫、粉面。虽然这些菜品完全可以满足一人食用,但是用餐环境依然是传统的开放空间。比如比较知名的呷哺呷哺,虽然满足了单人吃的火锅,但是依然要就坐于开放的吧台。
日式装修风格浓郁的吉野家也很难找到“独处”空间,自己用餐的客人要么选择与人拼桌,要么就要在与其他食客相邻、面对面吃饭。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虽然会在一个人来吃火锅的顾客对面摆上一只玩具熊“陪吃”,但不少人并不买账:“本来我一个人吃火锅别人还不知道,现在给我摆一个玩具熊,行了,全店的人都知道了。”
而相对在“一人食”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争鲜、禾绿等回转寿司店,吧台的位子会有每人一个的热水出口,会为每个客人提供单独的餐具盒、调料、茶包、废纸篓,座位下方也会有放置物品的空间。但用餐空间依然开放,尤其是冬天穿着的厚外套和背包都需要存放,这种开放式的单人位很难不与别人发生“剐蹭”,加上餐盘万一摞的比较多,难免不发生这样尴尬的画面。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所长赖阳告诉记者,日本的商业和餐饮业在精细化程度、个性化服务以及创新上都非常领先,值得国内餐饮企业学习。“很多时候一个人去吃饭不希望被别人打扰,希望有更多独立空间。在大堂内环境过于开放、没有隐私,而包间的成本又过高,这种小格子间的‘一人食’餐厅是非常符合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官方微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你更喜欢一个人吃饭还是和朋友一起。答案几乎是一边倒:超过2.3万人选择了“一个人,想吃什么点什么”。只有不到5000人选择与朋友一起吃饭。这也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一人”看做孤独、冷清的代名词,工作节奏的加快、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反而让“独立乐活主义”成为趋势。业内人士认为,“单身狗”的市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想把握这个风口,打造一个餐饮品牌很有必要。
一家知名餐厅的负责人认为,像专卖寿司、日式拉面、炸猪排饭、牛腩面、煲仔饭等单品类店铺里,常常会吸引更多的一人食客。“品类属性越突出,越强调制作方式,吸引单身食客下单的几率越大。”“真不是什么菜品都适合一人食,比如烤鸭。还是要考虑一个人来吃饭的客户群是哪一类人,很多时候一个人来吃饭的目的可能不单是为了吃饭,而是需要独立空间让自己放松一下。”而且她认为,真正的“一人食”餐厅成本相对更高,“还是要综合考虑地段租金、菜品结构以及人员成本。盈利的难度会很大,或者一开始就不要以营利为目的。‘一人食’满足个性化体验没问题,但是盈利模式值得商榷。”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从产业端来说,“一人食”是差异化的噱头,从消费端来说,也确实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情感需求。随着新生代人口红利叠加,这一类的小众餐厅应该在未来会有一定数量的粉丝。“但现在来看非常小众,并不是每一个品牌都能支撑此类的消费场景,可能比较适合中高端的餐厅尝试。”
新京报记者王萍校对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