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非遗“大咖”聚首羊城共议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川通讯员粤文旅宣穗文广旅宣) 2019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于6月7日至10日在广州举办。6月8日至9日,作为主会场活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和“粤剧保护的广州经验”学术论坛相继在广州举行。
专家学者总结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行,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从事非遗研究的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200多人参加。论坛由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组成,其议题分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国家战略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准施策和可持续发展”。
主论坛由南京大学教授高小康和浙江师范学院教授陈华文主持,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等五位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另有20多位学者参加了分论坛的讨论,总结了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和特色做法,阐述了非遗保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在关系,提出中国非遗保护既要遵守国际理念、国际规则,又要与具体国情、国家战略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和模式。
粤剧保护的广州经验在于不断创新
6月9日上午,“粤剧保护的广州经验”学术论坛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举行,论坛由中山大学教授宋俊华主持,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国家一级编剧何笃忠、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惠英等多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粤剧表演艺术家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分析总结粤剧保护的广州实践与模式,并就当前粤剧保护的现状、问题提出对策,探索建立穗港澳粤剧保护的互动协作机制。
今年是粤港澳三地联合申报的粤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周年。记者获悉,过去十年,广州为粤剧保护提供了“三位一体”的“广州经验”:“一体”即以粤剧生命力为本体;“三位”则是:一是以遗产粤剧为主体,以民俗粤剧、艺术粤剧为两翼的保护理念;二是政府为主导,直接传承人群为主体,间接保护人群为辅助的保护共同体;三是以物化记录、活态传承为主,以创新发展和教育传播为两翼的保护路径。
2014年,广州制定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总体工作方案》。2019年5月,制定了《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2019-2021)》,通过实施中长远的7大工程和三年重点工作15项,到2022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的中国粤剧文化中心。广州还投入资金8亿多元,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粤剧院新址。
首份非遗新经济消费报告发布
6月8日,《2019年非遗新经济消费报告》(下称《报告》)在广州发布,这是全国首份聚焦当代非遗消费的报告。
《报告》从电商时代非遗活化传承模式探析、非遗生产端特征及变化、非遗消费端市场特征及变化三个方面,揭示非遗消费在当下的活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报告》显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与消费,渐成风尚,消费品涉及的非遗技艺种类不断增加。非遗手艺人和消费者年轻化趋势明显,90后、00后手艺人占比逐年增加,非遗消费人群以80后为主流,90后占比提升,其中近八成为女性消费者,男性非遗消费的潜力也不容小觑。一二线城市非遗消费热情高,三线及以下城市非遗消费潜力大,用户占比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