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向赤道,海上发射卫星助力我国大战略
撰文|李岩
今天(5日)正午,我国长征-11火箭在黄海海域发射,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上火箭发射取得成功,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验证了相关技术。
那么这次注定载入史册的发射有何特殊之处?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对时事评论员宋忠平进行了专访。宋忠平表示,此次成功发射验证了相关技术,并使得我国拥有了海上移动的发射平台,大幅提高了我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卫星发射服务的能力。
海上发射优势多
政知道:为什么要开发海上发射技术?
宋忠平:开发海上发射平台,其实好处非常多。首先我们要明确,虽然这一次我们的发射海域在黄海,但以后一定会去到其他海域进行发射,移动的海上发射平台,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部署到合适的发射海区。这意味着,即便是远离赤道的国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发射方式到近赤道海域进行发射。
如果在高纬度发射,会损失一定的发射载荷。说简单一些,即在距离赤道越近的地方发射越省劲,相应的在相同推力的情况下,也就可以携带更多载荷,原理上这和地球的自转有关系。比如,在库鲁航天中心和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同样的运载火箭,其发射载荷能力将会相差20%。
另外,如果发射的是同步卫星的话,在近赤道海域发射还能缩小卫星发射轨道倾角和同步卫星的倾角差距。这种情况下,卫星调整进入同步轨道的时候,其消耗的能量也就相应减少,这会让卫星的工作寿命大幅增加。
从掉落残骸的角度看,海上发射可以尽可能避免政治纠纷。陆上发射,其残骸有可能落入其他国家,甚至对民用设施、民众造成损害的风险。但这方面,海上发射就灵活很多,落入海中风险相对小。
独一无二的长征-11号
政知道:海上发射技术难点在哪?
宋忠平:海上发射需要面对两大难题,第一个就是海上发射平台的建设。发射平台是否具备中低海况下的适应能力,是关乎海上发射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考验。即在海浪存在的情况下,对于发射平台本身来讲会是一个重大考验。
第二个是对火箭带来比较大的考验。海上发射的火箭需要适应“三高”,即高温、高湿、高盐。“三高”的环境下让火箭能够正常完成测试工作并发射、工作,实际上也是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事情。
政知道:用长征11号火箭来执行此次发射有何讲究?
宋忠平:长征11号是固体运载火箭,这让它在海上发射中具备很大优势,可以省去在海上发射平台加注燃料这样一个繁琐而危险的过程。既然是固体运载火箭,便可以装在发射筒中来避免“三高”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这对于海上发射来讲是十分有帮助的。俄罗斯之前海上发射中便采用液体发射方式,在海上需要对火箭进行液氧和煤油加注,相对来说发射就比较繁琐,也曾出现过失败的情况。从这个角度看,长征11号相对来说安全系数更高,测试和维护也更容易一些。
还有一点值得骄傲,此次长征11号火箭采用冷发射的发射方式,保证了发射平台的重复利用率,这非常厉害。所谓冷发射,即依靠高压气体把几十吨重的火箭弹出发射筒,而后火箭在半空中再点火启动。这样可以避免发射平台遭到火箭喷射的火焰损害,从而实现发射平台的重复利用、火箭的快速装填再次发射。反观直接点火的热发射方式,发射平台周围的电缆将被全部烧毁,再次发射的准备周期更长,成本更高。作为长征系列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的固体运载火箭,曾有报道披露其能够实现24小时内完成发射准备工作。
更好服务“一带一路”
政知道:怎么评价发射成功的意义?
宋忠平:此次成功发射验证了相关技术,并使得我国拥有了海上移动的发射平台,大幅提高了我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卫星发射服务的能力。虽然这次发射选在黄海海域,但是技术得到了验证,让我们接下来去其他海域进行发射的底气十足。
政知道:报道称此举对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有益,为什么?
宋忠平:目前来看,在卫星发射服务领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有两个需求。一个就是要求中国给他们提供在轨卫星的服务,也就是我们把他们自产或者购买的卫星,通过我国内地的卫星发射场发射到太空之中。另外一种合作方式是,中国将发射平台和运载火箭售卖给对方,由他国自主在海上组织发射,中国来提供保障服务。第二种合作模式实际上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沿海国家)更为感兴趣的。事实上,对于自然条件不允许或者成本限制较高的国家,打造陆地上的卫星发射场地难度要远远高于海上发射平台。我们掌握这项技术,实际上是给中国的对外发射服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新的模式,这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闫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