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公益诉讼助浙江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永久"浙江蓝"
保卫蓝天,我们都是行动者
浙江:公益诉讼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蓝天下,碧水里,新荷一片,野鸭和鸳鸯在湖面上优哉游哉。“咔嚓,咔嚓……”曾是《浙江日报》首席摄影记者的黄曙林退休后,时不时地来到西湖边,随手拍下这明信片般的美景,拍下他熟悉的“西湖蓝”。其实,在黄曙林的镜头里,不止“西湖蓝”“杭州蓝”,简直就是整个“浙江蓝”,每每放到朋友圈里,都会引来一阵又一阵点赞。
“浙江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这得记上你们公益诉讼的一功!”6月4日,黄曙林在微信上这样@他在检察机关的朋友。
今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全球主场活动将在浙江杭州举办。
“蓝天保卫战,我们是当然的行动者!”浙江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糜方强不无自豪地说,2018年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结合《浙江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以公益诉讼这一检察“新利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与有关部门协作,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
专项治理扬尘
小何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四学生。去年7月,暑假里留校学习的她每天都要路过钱塘新区内一工业厂房项目施工现场。“工地上杂乱堆放着大量建筑垃圾,放眼望去,工程渣土裸露一地,空气中整日弥漫着扬尘,走过都要吃土!现在嘛,你们自己看!”顺着小何的指向,记者看到:裸露的地面被一张张防尘网覆盖,防尘喷水装置正在洒水抑尘,苍穹之上,蓝天白云,周围草木,茂盛葱郁。
这是杭州市检察院部署开展的“扬尘污染防治行政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成果之一。
去年8月,杭州市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该市范围内一些建设工地、拆房施工、建筑垃圾堆以及运输车辆未按规定采取防尘降尘措施,扬尘违法行为点多面广,部分持续时间较长,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群众反响强烈。特别是杭州市正处于“后峰会、前亚运”发展期,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拆房产生的土方渣土量大,且大多未及时清运并露天堆放,对此,相关职能部门未及时监管,存在监督管理缺位现象。该院随即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扬尘污染防治行政公益诉讼专项行动”。
该院副检察长李森红介绍,通过专项行动,全市检察机关共排查发现涉扬尘的环境违法问题194个,具体涉及施工未采取湿法作业、土方渣土裸露、建筑垃圾未及时清运覆盖等情形,覆盖杭州全部14个区(县、市)。经检察机关调查核实和全面审查,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35件。“截至目前,检察建议均已落实整改到位,共敦促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40件,罚款金额8.8万元,清运建筑垃圾14.7万吨,设置遮挡围墙2.8万米,用防尘网覆盖土方58.5万平方米,绿化遮盖暂不开发场地7.2万平方米。一些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扬尘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李森红高兴地说。
今年初,杭州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全市扬尘污染防治公益诉讼工作专题座谈会,邀请市法制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城管委、市环保局、市建委等单位共同探讨扬尘污染防治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整体性对策建议。此后不久,该院与该市大气办、市扬尘办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扬尘管控服务保障“全面清零”的十二条意见》,打造行政与检察协同治理扬尘污染的工作合力,为美丽杭州建设提供了有效司法保障。
浙江省检察院及时将“杭检经验”推广到全省,去年以来,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丽水、衢州、舟山等地先后开展了类似的公益诉讼专项行动。金华市检察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金华市检察机关集中开展扬尘污染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专项行动》《金华市检察机关集中开展秋冬季“蓝天保卫战”公益诉讼专项攻坚行动》,两级检察机关共办理涉及大气污染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02件,其中87件已得到行政机关回复整改。温州市鹿城区检察院还将专项行动延伸到公路工程的扬尘治理,云和县检察院在工业园区内扬尘污染治理取得成效基础上,又对玩具企业粉尘污染开展公益诉讼,至今已立案2件。
据初步统计,去年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办理扬尘治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400余件,98%的诉前检察建议已得到回复。
合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4月29日,浙江省三门县检察院提起的浙江省首例大气污染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均得到支持。目前,这一判决正式生效,被告服从判决,没有提出上诉。
2018年上半年,三门县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三门某皮革公司涉嫌污染环境罪一案中发现这一公益诉讼线索。经该院审查认定,自2010年投入生产以来,为了节约成本,该公司总经理郑某等管理人员指使锅炉房员工将大量危险废物二甲基苯酰胺精馏残渣倾倒在煤里面搅拌,通过锅炉焚烧的方式进行非法处置,焚烧的精馏残渣数量至少在300吨以上,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费用达250余万元。
2018年11月2日,三门县检察院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依法向该县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法院经审理后,判决三门某皮革公司犯污染环境罪,判处罚金30万元,同时判令其赔偿因违法处置危险废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费用251.163万元,并承担主要属性分析和生态环境损害评估费用共计15万元。
“三门案的成功办理既是检察机关主动担当,更离不开生态环境部门的支持!”一直关注此案的浙江省人大代表、三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蔡周钧说。据介绍,检察机关借力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的专业力量评估,计算出该案最终的生态环境损害费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浙江省检察院把公益诉讼作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点,一直与环保等部门保持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2018年7月,浙江省检察院与省环境保护厅共同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协作的意见》,建立日常信息交换、重大情况通报、案件线索移送、专业支持等工作机制,推进调查取证、诉前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开展专项行动等办案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组织业务培训和理论研讨等。今年5月14日,浙江省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挂牌成立。
“我们将以联合实验室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协作,更好地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为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打造美丽浙江金名片作出积极贡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表示。
“回头看”,打造永久牌“浙江蓝”
4月18日,浙江省检察院部署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对2018年办理的公益诉讼案件集中开展检查审视,努力打好永久牌“浙江蓝”。
杭州市检察院会同该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等单位,组成三个督查组,对全市扬尘污染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专项督查,重点对各区、县(市)已制发检察建议的点进行“回头看”,并抽查其他建设工地扬尘管控情况。此次督查,覆盖全市14个区、县(市),共抽查了19个已发检察建议的项目的整改落实情况,及其他22个项目扬尘管控情况。
对于抽查中发现的其他项目的扬尘污染问题,各基层检察院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发检察建议,监督行政机关进行整改,并要求相关行政机关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日常排查监管,巩固并扩大整改成效。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已牵头推进开展全市集体土地拆房工地拆房工程标准化建设;该市建委牵头制定了杭州市建筑工地“控尘十条”……
截至目前,浙江省检察机关已对去年办理的千余件重点案件进行了排查,其中有近百件涉及大气治理方面。从6月1日开始,“回头看”已进入督导检查阶段,进一步稳固“浙江蓝”。
“我们不仅要‘浙江蓝’,还要‘长三角蓝’、‘中国蓝’。”5月23日,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杰在参加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联席会议时表示,浙江将同沪苏皖三地检察机关一道,深化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加大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检察保护力度,共同助力打赢包括蓝天保卫战在内的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