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文化APP注入时代元素

日期:06-03
龙舟文化

原标题:龙舟文化APP注入时代元素

龙舟文化APP注入时代元素

通过剪“龙”,小朋友加深了对龙舟文化的认识。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葛宇飞、刘鹏飞

端午期间“扒龙船”“赛龙舟”传统历史悠久,是珠三角水乡民间每年必不可少的盛大民俗活动,划龙舟是端午节期间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今年的端午节有一大亮点,就是不少地方通过赛龙舟活动,宣传龙舟文化,吸引不同年龄阶层的青少年参与到龙舟文化中,并注重传统文化和亲子互动的融合,培养年轻人过传统节日的习惯,传承自强进取的龙舟精神。在推广传统龙舟文化的同时,也擦亮了美丽城市的名片。

700多小朋友“龙门集市”剪“龙”

从6月1日至3日,江门市新会大泽镇举办了以“龙腾大泽,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的龙舟文化节,文化节里最为火爆的是“龙门集市”,在集市里,设立了美食、特产区、传统文化展示区以及文创产品展示区。

在龙门集市上,以“龙”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吸引了大批小朋友关注。前天和昨天,700多名来自江门地区的少年儿童以“龙”为主题,参与创作明信片等制作活动。在龙舟文化展示区,展示了龙舟制作工艺及龙舟、龙舟鼓等龙舟比赛用品。文展区还举办了以“大泽龙舟情,明信传万家”为主题的龙舟文化明信片创意设计大赛。记者看到,文创产品展示区将大泽镇龙舟文化节吉祥物“龙龙”形象升级,结合龙舟文化创作出一系列具有设计感、新鲜感以及创意的文创产品,如包装盒、布袋、T恤、手机壳、钥匙扣、书签等,吸引了年轻人对传统龙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小朋友在现场以手绘创作出油画、水彩等大批明信片。

在明信片示范区,摆放着小朋友们以“龙”为主题制作的几十幅剪纸作品。江门市新会区民间文艺协会副会长李群英等多名老师手把手教小朋友作画。小学生朱毅俊在李群英老师指导下,先用白纸起稿,以绘图案画的方法画出龙的图案,再剪出龙的剪纸图,再平铺在白纸上,并用各色喷画笔喷出彩色,移开剪纸龙,画纸便留下白色剪纸龙图案,再用笔勾边(剪纸龙图案)加强作品的立体感,10多分钟后,完成了一幅名为《龙腾泽地》作品。

李群英老师告诉记者,新会冈州纸艺是新会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产品,在继承传统剪纸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纸雕的特点,吸取现代艺术的技巧,创作出颇有特色的剪纸艺术作品。这次小朋友们通过学习剪纸技艺,制作出各种寓意深远,色彩和谐“龙”的图案,通过这次活动,既加深了对龙舟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又学到了地方特色工艺,达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

龙舟文化创意产品让小朋友脑洞大开

APP、绘本、公仔、摆件……在6月1日到6月2日举办的2019东莞龙舟文化创意节上,各式各样的龙舟文化创意产品让人脑洞大开,见识了龙舟的N种打开方式。这一系列文创产品来自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负责人赵雅兰表示,他们的初衷就是要把设计和艺术融入到传统民俗中,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传承龙舟文化的自强进取精神!

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选择了绘本这种普及载体。在绘制绘本之前,他们的调研团队先做了大量的田野走访、史料分析和专家访谈,然后删繁就简,用水彩画的形式把起龙、趁景、犒船、斗标、收龙、龙舟制作等一系列龙舟传统习俗表现出来。

作为“画出来的书”,绘本因为其画多字少简洁明了而深受青少年喜欢。制作者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咚咚咚,赛龙舟》基本上以画为主,更适合学前儿童,《五月初五的传承》则图文相间,更适合10岁左右的儿童。据了解,这两本绘本全是面向社会的公益普及读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中向青少年免费发放。

2019东莞龙舟文化创意节恰逢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不少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体验龙舟文化。在现场,《咚咚咚,赛龙舟》和《五月初五的传承》两本绘本格外受小朋友欢迎。

通过互联网+龙舟吸引年轻一代

一个大妈正在灶台前掌勺烹饪龙舟饭,灶台旁放了一大堆的食物,有鱼、茄子、鸡腿、豆角等。旁边有一个问题“请把你认为合适的食材拖放到大妈的锅里吧”,当你用手指把豆角拖进锅里时,大妈脸上就会露出微笑,给出“绝对正确,豆角长长的就像‘一’,象征着拿第一,龙舟饭里不能没有它”的答案。

这是在东莞龙舟文化创意节上,东莞龙舟拾趣APP里的一个交互游戏。该款APP是基于东莞龙舟活动风俗及趣闻的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里包涵了“拾趣”“人员配置”“习俗”“龙舟结构”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打开后都有相关的龙舟文化知识介绍,堪称移动版的龙舟绘本。

在“拾趣”这个板块,更是设置了“赛龙舟”“头头是道”“龙舟饭”三个小游戏。在游戏中可以了解到龙舟活动里面不同环节的奥妙,并且还配有“现场视频”,“老龙头360度VR欣赏”等立体式场景。

在手机上打开这款免费的APP,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几个憨态可爱的龙舟手扒着龙舟游荡在绿色的波浪上,旁边不时有红色的鲤鱼从水中跃起。画面中所有的造型都是扁平化的卡通风。高品质的视觉元素,年轻化的视觉形象,创新的视觉效果,愉悦的交互体验是这款APP的特色。

“要让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东莞龙舟拾趣APP的设计团队成员刘威表示,当下与龙舟相关的文化精髓正面临挑战,通过互联网+龙舟的思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龙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让其重获生命力,是传统龙舟文化继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众多与龙舟文化有关的元素中,龙以及端午节的粽子极具代表性。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的设计研发人员就从这两个元素中提取出了“小粽”和“小龙”两个卡通形象,黄色的“小龙”看上去聪明伶俐,绿色的“小粽”则显得活泼可爱。

以这两个卡通形象为载体,又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实体物品,毛绒公仔、吉祥物徽章、胸针、贴纸、抽绳便携带、杯垫、U盘、标尺等。这些物品大多是小的摆件,售价都在70元以下。

“我们想赋予传统民俗立体化,时尚化的表达。”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文创产品负责人赵雅兰表示,龙舟文化在东莞乃至整个岭南文化中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分量,他们的设计初衷就是要用活泼的形式让古老的文化受到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欢。

“龙眼点睛”加入创意设计大赛

每年农历五月初三,来自佛山顺德、广州番禺、中山等珠三角附近的百条龙舟都会云集佛山顺德勒流龙眼村,在村里的太尉庙进行点睛。据介绍,点睛习俗已经在勒流龙眼村延续了600多年,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点睛习俗里,当地早在2016年便加入新的元素,加入了创意设计大赛、画龙点睛主题文化衫等亮点。在老龙舟人梁先生看来,这几年最喜人的变化便是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梁先生告诉记者,九成以上的龙舟手都为青壮年,年轻人越来越多。

梁先生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珠三角水乡人对龙舟都有一种近似乡愁的情怀,龙舟文化所展现的团结、拼搏精神吸引着年轻人;二是政府的重视和推广。新老交替、龙舟文化传承的助推,再加上龙舟文化本身融入一些时代元素也让传统龙舟文化玩起了新花样。最后,竞技龙舟运动的兴起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而在不少非遗专家看来,勒流龙眼点睛历久弥新,每代点睛传人传承脉络清晰,村民参与保护村中民俗文化的积极性很高,热心讲述村中故事的村民随处可见。

16支龙舟代表队浈江竞渡 河源11岁画童黄子熙获最美南粤才艺好少年称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