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 利用大湾区建设时机 跳出澳门发展澳门

日期:05-31
21世纪澳门米健

原标题:澳门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利用大湾区建设时机跳出澳门发展澳门

澳门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 利用大湾区建设时机 跳出澳门发展澳门

本报记者戴春晨澳门报道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将澳门列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空间资源有限的澳门,将如何迎接大湾区时代来临?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随“粤港澳媒体湾区行”采访团来到澳门,专访了澳门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局长米健,探讨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的“角色”。

米健表示,在新时代大湾区发展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带动澳门经济借地突破、借人突破、借力突破。

澳门的独特优势

《21世纪》:如何看待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独特优势?

米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港澳具有四大优势:

自由市场的优势。港澳是自由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自由进出,无外汇管制,可作为单一关税区单独签署经贸协定。

国际化优势。港澳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与国际接轨,社会发展呈现国际化的特点,社会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较强。

低税制优势。澳门职业税和所得补充税最高累进税率均为12%,香港的薪俸税和利得税最高累进税率分别为17%和16.5%。

营商环境的安全优势。港澳拥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开透明的市场机制,多年来一直被公认为具有开放和安全的营商环境。

澳门还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

澳门是一座滨海城市,已有近500年的开埠历史,是早期中国与西方贸易通商的重要城市,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窗口”和“桥梁”,形成了澳门对内对外交流的独特便利条件。与此同时,作为珠江口西岸的自由港,澳门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享有优越的区位优势。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澳门的对外交通网络将更为便利,澳门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显。

澳门在国家和国际上的地位日渐提升,特别是与葡语国家具有良好的国际联系。基于历史渊源,澳门与横跨四大洲、人口超过2.6亿的葡语国家有着紧密且广泛的联系,发挥着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

澳门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发展基础。澳门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澳门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平台。为有效推进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委员会”下,设立“创新、科技及智慧城市发展专责组”,以统筹和协调相关领域的工作。

澳门财政相对充裕。截至2018年,澳门财政储备总额5549亿元澳门币,外汇储备1548亿元澳门币。澳门人均GDP已经位居全球第二。IMF预计到2020年澳门将成全球人均GDP最高城市。

人才短缺发展空间受限

《21世纪》:如何认识当前澳门经济社会的突出的矛盾?

米健:澳门长久以来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产业基础明显薄弱。社会发展存在着一个最突出的矛盾,即社会快速发展和资源短缺的矛盾。

资源短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力资源极度缺乏。人力资源缺乏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澳门本地各类人才短缺的问题。随着澳门朝着“一个中心、一个平台”的目标快速迈进,这个矛盾必然会更加尖锐,无疑是左右澳门建设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人才短缺也恰恰说明了澳门社会回归以来的迅速发展。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另一个是发展空间资源极度有限。这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和土地开发强度过高两方面。

首先,土地资源极度紧缺。2018年,本澳土地面积为32.9平方公里,人口为658900,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万人。这一人口密度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城市的空间已经相当局促拥挤。

与此同时,人口仍在快速增长。澳门统计暨普查局在《2011-2036澳门人口预测》中认为,2036年人口总数的预测高值为83.98万人。为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和保证社会持续繁荣稳定,澳门需要拓展新的空间,纾解澳门人口密度过高问题,适应居民社会活动和游客旅游休闲的基本空间需求。

其次,土地开发强度严重超过警戒线。按照国际惯例,土地开发强度的宜居标准是20%,警戒线是30%。根据目前澳门土地利用情况和国际通常计算标准,澳门特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已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已经对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产生了明显制约。

澳门如何借地借人借力

《21世纪》:澳门如何通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解决前面提到的资源短缺问题?

米健:一是借地突破。在新时代大湾区发展建设中,澳门要想履行担当、有所作为,那就必须要有破茧之功,抓住大湾区发展建设的时机,跳出澳门发展澳门。

进一步说,澳门如果囿于目前已相当拥挤的区区32.9平方公里寻求大的发展和突破,几乎不太可能。所以,澳门必须有“借地突破”的路径和智慧。

二是借人突破。澳门必须在充分并利用本地人才的基础上,具有“借人突破”的气度和格局,即下决心引进澳门所需的人才,让他们与本地人才一起实现新时代下澳门发展,尤其是经济适度多元的突破。

三是借力突破。特区政府一方面要为澳门中小企业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立足澳门、走进大湾区,另一方面也要谋划方案、创造条件和制定政策,吸引内地和国际上大的成功企业进入澳门,帮助和带动澳门中小企业走出澳门,冲向大湾区,踏上“一带一路”。

《21世纪》:具体来讲,需要在哪些领域或产业上借人借力?

米健:一是科技创新引领的产学研体系。澳门目前设有四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反映了国家对澳门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澳门将利用大湾区内的科技创新条件,凭借内地的生产能力及庞大市场,将研究成果市场化,促进澳门科技产业高水平发展。

二是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交流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澳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这项新的使命,这体现了澳门独有的制度优势、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该重要使命亦意味着澳门要担当更多责任和任务。

未来澳门的发展,必须将“一中心、一平台”定位和“一基地”的使命充分结合起来,让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多元文化共存交流,让多元文化共存的合作交流推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发展,也让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商贸服务丰富多元文化共存的内容。

三是高端服务业。澳门的服务业,如商贸服务、会展、旅游培训等已有一定基础,未来要让现有的服务业朝着更高端的方向发展,并着力发展其他高端服务业,包括高端金融、高端会展、高端旅游教育培训、高端康养、高端商贸服务、高端物流仓储服务等。

四是中医药产业。在发展中医药产业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力量和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载体,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同时,要努力把中医药产业和健康养生高端医疗等行业结合起来。

五是特色金融。目前,我们正与邻近金融中心错位发展融资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并结合“一个平台”的独特优势发展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等业务。

六是滨海旅游与远海旅游。澳门获得中央授权管理85平方公里的海域后,科学规划海域的利用与发展,在海洋经济领域重点发展集观光、度假、休闲、海上运动为一体的海洋旅游业。

百亿资金觊觎科创板打新 公募“壳资源”再成紧俏货 人口加速流向城市群都市圈 更多城市局部将收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