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这所高校打出改革“组合拳”

日期:05-30
本科教育教学南开大学学生

原标题: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这所高校打出改革“组合拳”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这所高校打出改革“组合拳”

“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建设双一流大学首先要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日前,南开大学正式发布《南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即“南开40条”,从十个方面提出40条创新举措,针对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难点问题,打出一套改革“组合拳”。

那么,这个行动计划如何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到培养模式进行改变?

回归初心教学优先坚持本科为本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而其核心是本科人才教育,这也集中体现高校办学理念、教学内涵及管理能力等综合水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强调,“虽然教学和科研对高校来说都很重要,但目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教师对科研投入多、教学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须知,教学也是需要研究的一门学问。”

为深化细化“公能”素质教育实施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开大学推出“南开40条”。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表示,这是在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强调教学优先、坚持以本为本,特色的育人模式。归根到底,还是要在理念思路上强调“三个转变”:即教育理念从“学科为本”向“学生为本”转变,教育内容从“传授知识”向“提升素质”转变,培养模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相长”转变。

如果刚入学的学生不太清楚自己的兴趣点、发现专业不对口或迷茫未来从事什么职业,学校如何解决其困顿?

“在南开,新生入学有多种选择,一入学就有二次选拔,可参加“5+3+X”特色人才培养的选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在大一、大二无门槛提出转专业申请,或者采取双辅修专业的形式。”南开大学教务处长李川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答道。

李川勇说:“为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南开大学回归初心,鼓励各学院进一步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在政策导向与体制机制上保障育人为本、教学优先。”

据介绍,南开大学实施以学院为单位的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构建“5+3+X”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五个基础学科数理化生经济+三个新文科探索专业(经管法、PPE以及通用加非通用)+各学院特色班,在大一新生中“零门槛”推出“二次选拔”机制。在实际报到的学生中,接近80%都报名参加遴选,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与可能。

同时,南开大学成立学业指导中心,构建三级学业指导体系,开展“学校—学院—班级”密切协同、有效衔接的学业指导,从学业规划、学习指导、职业生涯、人生目标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指导。

不可或缺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改的“牛鼻子”。制度保障不可或缺,激励与约束方面的制度尤为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开大学在学生层面实施综合素质测评与奖助学金改革;在教师层面,构建重学生评价、重同行评议,轻职称资历的“两重一轻”教学评价体系。

李言荣表示,要有一个质量保障体系。比如教授,尤其是拥有各种国家称号的杰出人才必须要给本科生上课。因为在一所好的大学,如果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和交流,那么,本科生可能并没有享受到这所大学的优质资源。大学应该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这是守住教学质量的底线。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加强过程管理、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大学培养质量。”记者注意到在“南开40条”中,多项措施涉及对教育质量的保障。如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中规定,建立健全标准化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优化评教指标体系,重视过程评教,改进学生评教工作。完善校院两级督导评教制度,建立课程预警机制,形成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

李川勇表示,“大学的课程体系要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发展,只有把教育当成事业来热爱、当成学问来研究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南开大学由校长带头讲授《中国发展》,学校制定校级本科教育教学奖励办法,鼓励老师‘多讲课、讲好课’,对积极投身教改、教学业绩突出、育人成果显著的教师给予特别奖励,出台教学为主型教师高级职称晋升制度。”

课堂内外师生共同体助教学相长

“目前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太少,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讲完课即离开。而能否与学生互动,其实体现的是教师以学生发展、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去考虑。”李言荣指出。

熊丙奇指出,“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年前国家就明确指出我国大学教学要推进通识教育,实行小班化教学,进行探讨式教学。做到这些,要求教师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教学,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跟学校是否重视本科教学、投入教学密切关联,否则很难实现教师对学生培养过程的关注。而老师和学生应有更多时间共同学习和生活,才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核心和根本”。

李川勇强调,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完美结合,激发师生的内生动力。师生共同体的构建是“南开40条”里的重要内容,旨在提升教与学的成就感和幸福感,通过推动教学创新、学业指导、社会实践、“全球南开”计划等,构建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等多领域的师生共同体,真正让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共同成长。

通过打造师生共同体,打通藩篱,推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有充分的交流和理解后,老师知道学生为什么不学,学生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教,双方找到共同交集,才有助于人才培养,从而应对新时代教和学的共同挑战。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余鹏飞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广州市2019年市本级第二次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 电池“芯”蓄力 汽车“氢”上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