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风暴”为何没刮向胜利?

日期:05-28
选举欧洲议会党团

原标题: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风暴”为何没刮向胜利?

从一开始,人们对疑欧、极右派的能量就过于高估了。

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风暴”为何没刮向胜利?

▲5月23日,欧洲议会选举投票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始。图/视觉中国

欧洲议会选举5月26日结束。这场选举从规模讲仅次于印度大选。

不过,欧洲议会选举向来少人关注。在叠床架屋的欧洲一体化权力架构中,欧洲议会如同一个敲边鼓的。

事实也基本如此。传统上,欧洲议会是一个体型庞大的议程设置者,一个声音微弱的欧洲喇叭筒。

但今年欧洲议会选举吸引了4亿多选民投票,投票率突破了50%。这要么就是欧洲各政党的基层动员能力增强了,要么就是选民们想出来用选票说话了。

无论哪种情况,都代表着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一、欧洲议会算不上是真正的玩家

我们先看看欧洲议会是干什么、怎么运作的。

欧洲议会是一人一票制应用于多边组织所产生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欧洲自1957年以来《罗马条约》、《里斯本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等一体化进程的努力。

这些条约让欧洲一体化过程达到了全球最高水平,但毕竟没有高到取代欧洲各国的地步。

所以欧洲议会的角色就有点尴尬:理论上,由欧洲各国政府首脑组成的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是欧洲一体化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实际上重大决策权掌握在欧洲理事会手里。这表明欧洲一体化的权力架构实质上仍旧是国家间、政府间关系。

欧洲议会的主要权力是对欧洲理事会提名的领导人有批准权和否决权。主要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欧盟委员会执行委员和欧洲央行行长。

欧洲议会不能对欧盟委员会执行委员中的某一位否决或通过,要么整个名单全部否决,要么全部通过,欧洲议会的表决权其实很受限制。

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央行行长两个职位通常是德法意几个议会票数多的国家就基本定了。

比如许多泛欧派就呼吁,默克尔卸任德国总理后就当欧盟委员会主席,默克尔还很郑重地表示不想再担任公职。这实际上表明了,大国在欧洲议会中的权重还是很大的。

在权力受限的情况下,欧洲议会不像个权力机构,而更像个“院外集团”。

欧洲议会有时候还会就欧洲以外的形势发些声明,但越这样,越表明欧洲议会算不上是真正的玩家。

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风暴”为何没刮向胜利?

▲来源:欧洲议会官网

二、观察家们为什么出现了误判

这次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率比往届要高。往届通常40%多,这次超过了50%。

许多观察家选前认为,疑欧、民粹派将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然而选举结果大跌眼镜。

走中间路线的两大政党党团人民党和社民党虽然席次分别下降了30多席,但仍然守住了欧洲议会第一、第二大党的地位,确保了欧洲议会的政治光谱不向极化发展。

基本也算中间立场的欧洲自由民主联盟党团及泛欧派新偶像法国总统马克龙所领导的前进运动所组成的党团,将成为第三大党团。

绿党联盟因为在德国、法国、英国的得票率成倍增长,在欧洲议会的席次也有显著上升,成为第四大党团,在欧盟权力架构的选举中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原先被看好的极化政党虽然取得了局部战果,但没有获得预料中的大胜。

观察家们选举前之所以出现了误判,大约源于两点:

第一,投票和网络声量不是一回事。在网络化时代,较极端的声音总是容易引起更多的关注,这是一般规律。但实际上无法代表大多数的意志。

第二,国内议会选举策略与欧洲议会党团制度不够兼容。

与网络声量相似,欧洲的国内政党议员通常也会发出更极端的声音来凸显自己,特别是弱势后发政党。但在欧洲议会选举中,议员必须加入党团,从党团角度考量,总发出极端声音并不是最优策略。

这里还不说疑欧与极右派也不是立场完全相同。疑欧不一定不开放,极右不一定只跟特朗普走。政治光谱不是黑白分明的,要看什么事。

实际上从一开始,对疑欧、极右派的能量就过于高估了。所以出现误判也在所难免。

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风暴”为何没刮向胜利?

▲马克龙。资料图。图文无关。

三、10月将是欧洲议会的动荡月

欧洲议会共有751个席次,基本按人口比例分配,多少向小国倾斜。席次最多的德国有96席,席次最少的几个国家只有6席。

现在比较尴尬的是英国。初步选举结果表明,4月刚成立的英国脱欧党成了英国第一大党,工党得与自民党争第二,执政的保守党只能排到第4位。

英国脱欧党是前英国独立党党魁法拉奇成立的,就是他劝说英国前首相卡梅伦进行脱欧公投。

卡梅伦是亲欧派,认定公投不会过,公投一下有利于执政,结果没想到公投过了,自己只好辞职。

投票不是儿戏。时机、选项表述是否有诱导性等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卡梅伦公投的时候,人们正对欧洲难民问题头疼不已。

欧洲难民问题的根源来自美国打的几场战争。所以从根子上讲,英国脱欧的困局与美国有关。

目前英国脱欧可以延期至10月3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欧洲央行行长都将在10月换届。所以10月将是欧洲议会的动荡月。

英国脱欧将造成欧洲议会失衡的麻烦。比如德法权重将变得过大,从而让欧洲议会现在的平衡机制彻底破局。

欧盟委员会主席和欧洲央行行长的选举将被大国控制。相对而言,欧盟委员会主席约等于欧盟外交大使,欧洲央行行长的实权更大。

欧洲债务危机以来,现任行长德拉吉展现了高超的调控艺术。他坚定地以经济刺激的方式拯救危机,在希腊等国的危机中也展现了灵活性。

“德拉吉效应”避免了欧元区被击垮。但谁有德拉吉的能力,是个问题。

现在传出的说法是,如果德国推举的人选当欧盟委员会主席,法国推举的人选就得当欧洲央行行长;反之亦然。大概德国更看重欧洲央行,因为德国是最大出资国。

从好的一面看,由于德、法或者说默克尔和马克龙的影响,欧洲议会的角色和风格现在不会变化。

坏的一面是,欧洲一体化现在更像是德法的共识,而不是1957年以来呈现出的欧洲的共识了。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王言虎校对刘军

国家网信办:视频平台全面推行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兴庆区“文明你我他”小程序上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