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动城市管理向智慧化转型,发起七大“城市管理攻势”,对标“深圳经验”补足短板——将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至新境界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市容环境品质的好坏、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城市参与竞争的关键因素,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模式,发起“行走深圳”行动和环境卫生指数评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管理水平,近年来,深圳全面推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市容环境品质提升明显。
对标深圳,青岛在观念理念的创新上有所欠缺,在统筹推进机制的协调上仍有差距,在保障措施的配套上还需完善。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当前,青岛正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对标一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努力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
“环境立市”提升竞争力
形成城市管理顺畅链条
观念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
城市管理是一项极端复杂的工作,关系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稍有不足就会被人诟病。但与此同时,城市管理也最能反映一座城市的“里子”,综合体现着市容环境品质与城市竞争力。
深圳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认识。几年之前,深圳就确立了“环境立市”的战略目标,迎难而上,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城市主业来抓,把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到了城市生产力、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以一流的环境吸引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兴办一流的企业。深圳对城市管理的重视程度及投入力度,并不亚于抓招商引资,抓重大项目建设。近年来深圳之所以能高速发展,成为各方人才投资创业的“天堂”,不断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功不可没。
反观青岛,我们对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作用认识还不充分,“环境立市”的观念理念仍有待建立。当前,青岛城市管理工作还是主要靠突击式、集中式整治,“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恶性循环也一再上演。
观念理念的滞后,带来的必然是体制机制的欠缺。在城市管理领域,“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是共识,只有坚持不懈管理、统筹推进落实才能实现环境品质的不断提升。
以环境卫生为例,深圳早已建立环卫第三方监管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水平,而青岛的监管考评仍然方法传统、手段落后,第三方考评机制尚未建立。
单项的制度措施尚好补足,青岛与深圳更大的差距体现在统筹管理上。经过多次城市管理改革,深圳已形成大部门、大综合、大协调的“大城管”格局,机构设置基本实现市区两级对应,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为统筹推进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运行体制机制。而在青岛,依旧存在管理边界不清、责任不明、分工重叠交叉等问题,没有真正形成责权明晰、动态高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超前规划,系统考虑,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城市管理的顺畅链条,是深圳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的法宝之一,也是青岛亟须补足的短板。
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
城市管理走向标准规范
“市场化环境是深圳最大的竞争优势。”深圳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这句话,在城市管理领域同样适用。
据悉,深圳很早就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行模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现了环卫作业的专业化。目前,深圳已有市场化环卫清洁公司1000多家,虽然人口密度远超青岛,但市容环境卫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相比较而言,青岛目前只有城阳区、崂山区实行了部分市场化,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还没有真正推开。也因为如此,行业发展缺少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没有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模式。
据悉,深圳建立了管理部门、执法队伍、中介机构、环卫作业服务单位四个要素系统构成的城市环卫管理新体制。政府环卫管理部门真正实现了职能转变,不再直接组织环卫作业服务,主要负责制定有关政策、制度和措施,将能交给市场的全部交给市场。
初来深圳的人,一定会对“后座不系安全带”等行为的惩罚措施印象深刻。坚持法治化,为深圳推行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沿街餐饮商铺乱倒餐厨垃圾的问题,青岛一般采取“劝阻告知—责令整改—环卫兜底”的做法,深圳则是“劝阻告知—责令整改—停止运营—处罚”,有力促进了问题的彻底解决。此外,深圳在全国首创“律师驻队”工作模式,74个街道实行“律师驻队”全覆盖,有效缓解了执法难、执行难问题,在全国范围形成广泛影响。
近年来,深圳建立城市管理“深圳标准”体系,出台《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等18部法规规章,形成市容管理、环卫管理等10个方面291项行业标准,推动城市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之对比,自“美丽青岛三年行动”开展以来,青岛虽已形成72项规范导则,推动出台修订56项政府规章和标准规范导则,但仍存在标准不高、体系不全、落实不彻底等问题。
建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发起攻势提升环境品质
在日前举行的2019深圳国际友城智慧城市论坛上,深圳分享了在建设科学高效的智慧化城市治理体系上的努力。“在日常的管理中,龙岗区可以看到整个区域的经济、安全、环境、民生、政务等多维的宏观数据,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可视化呈现实现简易科学城市管理,这些都会成为有利于城市管理的工具。”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郭平介绍。
通过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管理工作提升,是深圳近年来的发力方向。2016年12月,全国首个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深圳市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开始试运行,可为城市管理者、各业务部门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支撑。2018年7月,深圳市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强大的助力。反观青岛,数字城管虽然早在2007年就纳入全国第三批试点,但在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方面一直进展较慢,作用发挥有限。
青岛正在奋力追赶。据悉,市城市管理局围绕《青岛市“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行动方案》,正全力打造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动城市管理向智慧化转型。将智慧城市治理目标予以分解,建立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形成精、细、敏、捷的城市智慧治理体系,让市民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按照计划,今年我市将通过城管事件智能抓取分析,将问题信息“点对点”推送到基层作战单元直接处置解决,推进城市管理“扁平化”。2020年,在重点区域推进公用事业等行业物联网试点应用,加强城市数据共享运用,构筑城市精细管理、智能管理的“神经元”,提高城市感知敏锐度。2021年至2022年,融合数字城管、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公用事业等城市管理监管系统,深化智慧应用,建立“城市管理运行大脑”,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化。
另外,围绕“环境立市”,我市将组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供热服务质量提升、违法建设治理、“信用城管”体系建设、夜景亮化效果优化提升、广告牌匾巩固提升、持续整治占路经营露天烧烤攻坚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努力将“深圳经验”化为“青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