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利之星收百万罚单

日期:05-28
漏油西安利罚单

原标题:西安利之星收百万罚单

一纸百万元处罚书,让持续发酵的奔驰新车漏油风波暂时告一段落。5月27日,西安市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通报奔驰女车主维权案的调查处理结果,决定对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利之星”)依法处以合计100万元的顶格罚款。厘清了疑点、认领了罚单,但这事还没完,汽车行业的部分灰色地带已暴露,整改仍在进行中。

处罚落地

5月27日,西安市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通报奔驰女车主维权案的调查处理结果:西安利之星存在有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夸大、隐瞒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的两项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合计100万元的顶格罚款。

通报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据调查和委托鉴定意见,西安利之星公司销售给W女士的轿车存在质量问题,虽然不存在主观故意,但仍然违反法律规定,侵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权,构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所指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情形,市场监管部门依据该法有关规定,处以罚款50万元。

另外,西安利之星在售车过程中,隐瞒有关信息误导消费者与陕西元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签署垫款服务协议并支付服务费,从中获取收益。该行为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违反《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十二)项所称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夸大、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的禁止性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依据该条例有关规定,处以罚款50万元。

法律专家赵占领表示,除西安这位女车主,同样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收取金融服务费的其他消费者,在追诉期内,如果可以提交相应证据,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知情权等合法权益。

针对遭受本次处罚的影响,西安利之星发布声明称:“我们已收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诚恳接受并将严格执行,对此事件给大众造成的影响诚恳致歉。”与此同时,北京商报记者试图就此采访西安利之星方面,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对方回复。

疑点厘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次处罚落地,奔驰女车主维权案中的一些疑点也被厘清。此前,在维权过程中,针对新车漏油,当事女车主曾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过一份正式的书面投诉材料,并提出“车辆PDI检查是否真实,检查人员有无资质”的疑问。

事实上,作为风波的核心当事人,西安利之星近年来曾不止一次传出所售车辆存在质量问题的消息。2016年2月,一位女车主在西安利之星花费48.6万元购买一辆奔驰GLC 300,提车后,尚未开到家就因故障而导致仪表盘一个黄灯亮起;2016年4月,张先生在西安利之星花费260万元购买迈巴赫S500,但仅半个月该车就出现漏油问题。

因此,对于本次新车漏油纠纷,外界一直有质疑声认为,西安利之星可能没有落实业内最基本的PDI检查(车辆交付前检查),或者销售给当事女车主的根本就是二手车或事故车。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4月12日,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对涉案车辆依法查封,并委托陕西长安大学机动车物证司法鉴定中心对车辆发动机有关事项进行鉴定。经查,2018年 12月27日,西安利之星4S店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购进涉案车辆。

最终,陕西长安大学机动车物证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意见为:“1、该车发动机缸体右侧因破损并漏油。该车发动机在装配过程中将机油防溅板固定螺栓遗落在发动机内,发动机高速运转过程中,其第二缸连杆大头撞击该遗落的螺栓,使该螺栓击破缸体。2、该车发动机无更换、维修历史。3、该车发动机存在装配质量缺陷,属于产品质量问题。”

风波未止

对于西安利之星的处罚已结束,但对于奔驰的调查还在继续。行政处罚书显示,执法部门对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涉嫌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产品的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之规定,已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此前,因新车漏油风波持续发酵,奔驰已遭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奔驰要认真自查和整改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各级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处理;切实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杜绝各类不合规、不规范行为。

5月23日,针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要求,梅赛德斯-奔驰及授权经销商发布《服务公约》,重申合法合规经营理念。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对经销商网络开展针对金融服务费收取的自查与核查工作,明确要求经销商不得以奔驰金融公司的名义、或以为客户提供奔驰金融公司的金融服务为由收取费用。与此同时,奔驰还推出了比国家三包政策更为严格的新车质量保障政策。

“虽然针对当事4S店的处罚已经落地,但这轮漏油维权风波的影响远没有平息。”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汽车行业的部分灰色“潜规则”已经暴露在公众面前,奔驰的整改大幕也正在拉开。未来,更多的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将会不断接受消费者更为严格的审视和监督。

北京商报记者钱瑜濮振宇

宝马召回31.9万辆汽车 全球第三大车企呼之欲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