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加水就能行驶”被喷,政府把锅甩给记者前,能看看自己的官网吗?

日期:05-24
南阳行驶车辆

原标题:“车辆加水就能行驶”被喷,政府把锅甩给记者前,能看看自己的官网吗?

摘要:一个背景不明不白的企业,如何获得南阳的40亿元投资,甚至被当地塑造成“南阳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产业集群的龙头”?对于舆论的这一质问,当地更要好好回答一番。

“车辆加水就能行驶”被喷,政府把锅甩给记者前,能看看自己的官网吗?

车辆加水就能行驶了?23日,《南阳日报》头版刊发的一篇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南阳正式下线,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对此,22日播出的南阳新闻联播也进行了报道,据相关视频显示,在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的当地官员坐上了水氢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并在下车时称赞道:“Very good!”

相关报道在网上传播后,受到不少网友的质疑,说自己“物理化白学了”的有之,反讽“这么伟大的发明怎么不申请诺贝尔奖”的亦有之。不能怪网友多疑,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所谓“水变油”,公众见识的并不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王洪成与他的“水变油”就曾被证明是一场闹剧。

而据号称“车辆加水即可行使”的涉事车企官网介绍:青年车载水解制氢技术实现了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水和反应物在一种“特殊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氢气和水解产物。青年汽车这一“技术”的背后,有不少王洪成当年玩过的伎俩。

质疑“水变油”的主体,除了公众以外,还有一大批专家。据报道,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内燃机研究所的管斌副教授表示,所谓“水氢发动机”只是个噱头,就是我们常说的“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是以氢气作为动力的,并不是说加水就可以行驶,其中还涉及到一系列物理化学复杂反应。在王洪成“水变油”闹剧中,也有多位院士集体发声,质疑“水变油”是伪科学。

面对舆论的质疑,当地相关部门的回应同样耐人寻味。今天(24日)早些时候,河南南阳先是回应称,(对于此事)正在开会,统一口径后回复。今天上午,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称,此事系记者报道信息不准确,目前已要求涉事车企负责人庞青年写情况说明。同时,这名负责人还说明,目前该项目仍处于研发人员的验证阶段,并未正式生产,也未经过工信等相关部门的验收。

先不谈当地“统一口径”的说法,是否有面对舆情时只想“灭火”、避免“麻烦”的嫌疑。当地随后在不出具任何证据的前提下,就直接把责任归咎于写相关报道的记者,如此简单粗暴的“扣帽子”是否合理,同样值得反思。

其实,《南阳日报》是当地党委机关党报,按照惯例,对于有领导人出席的活动的报道,存在一定的审稿、发稿流程与程序。在既有的流程与程序下,将“责任”直接“甩锅”给记者,显然很难让外界信服。更需要指出的是,“车辆加水就能行驶”的说法,在当地并非首次出现。在南阳市政府官网上,刊发于去年12月29日,今年1月10日的两篇报道中,都有相同的说法出现。讽刺的是,第二篇报道的来源就是南阳市工信委。

此外,当地官方“未正式生产”的说法同样让人心生疑问。在南阳新闻联播播放的视频显示,所谓水氢发动机驱动的汽车在当地厂区内已经排成一排,这难免不引人遐想:水氢发动机是否已经到了商用阶段。

在根据公开信息便可以得到的证据面前,当地相关部门的回应明显不堪一击。对此,当地还是应该进一步展开调查。毕竟,外界需要的是经得起推敲的事实与真相,而不是只为了灭火的“统一口径”。

另外,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一些关于涉事车企的“黑历史”也陆续被扒出。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青年汽车实际控制人庞青年曾被警方以涉嫌诈骗刑事立案,并被警方寻求“到案”;2017年8月,庞青年的青年莲花汽车被破产清算;2016年前后,监管部门处罚的以新能源汽车名义骗取国家补贴的汽车厂商中,青年汽车位列其中……

现在,舆论的关注点已经不再只是“车辆加水到底能不能行驶”。一个背景不明不白的企业,如何获得南阳的40亿元投资,甚至被当地塑造成“南阳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产业集群的龙头”?对于舆论的这一质问,当地更要好好回答一番。

栏目主编:朱珉迕文字编辑:朱珉迕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苏唯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发改委:2021年开始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平价上网 绿驰汽车宣布与长安汽车战略合作,首款SUV由长安生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