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乌克兰汉学家:中国正在完善与世界合作的方式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乌克兰通讯社网站5月13日刊发该报对乌克兰汉学家协会主席维克托·基克坚科的专访。基克坚科认为,中国正在完善与世界合作的方式,乌克兰应该有自己对中国的认识,而不能盲从华盛顿的观点。
文章称,作为乌克兰汉学家协会主席、《乌克兰—中国》杂志编辑,维克托·基克坚科的办公桌透露了他的喜好。桌上摆着几期印刷精美的《乌克兰—中国》杂志,还有一本关于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的书。
维克托·基克坚科是乌克兰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亚太地区部的负责人,不久后一本他所著的有关乌克兰18世纪迄今汉学研究史的书将被收录在研究所。摘编如下:
中国成功源于文明价值观
记者问:您是哪一年首次访问中国?
维克托·基克坚科答:第一次是在2004年。上世纪90年代我在研究生院学习时,去中国还很困难。一般来说,当时我们看到一个在中国工作或学习过的人就像看到“神”一样。在乌克兰,懂中文的人凤毛麟角。如今情况已截然不同,已有数百名乌克兰人在中国大学深造过,掌握中文达到高度熟练的专业水平。他们不仅通过书籍,还直接在中国境内研究这个具有独一无二、唯一不间断发展的古老文明的国家。
问:您15年来多次访问中国,您会如何描述中国的情况?
答:快速增长。这种变化甚至每半年就能看出来。凡是经常访问中国的人都可以证实这一点。我只想说,中国进行了人类历史上一场最迅速的科技革命。
问: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不断增长。事实上,2010年中国就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成功和巨大进步背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这些因素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在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实现经济奇迹的所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这里指的是所谓的儒释道地区,其文明价值观决定了现代化和社会经济改革的成功。也就是说,不仅是廉价劳动力,还有国家—家庭、务实主义、重商主义、集体责任和纪律。中国当今取得的成就是该文明在新历史阶段发展的固有特征。
中国正在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中国特色”对于理解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任何过程至关重要。
对所有参与者一视同仁
问:为何在乌克兰外交、经济合作、文化和信息层面却很少有关于中国的东西?面向欧洲显然不意味着不注视东方。
答:这两个方向应当互补。中国准备与世界上任何有意愿的国家合作,这也是中国由来已久的外交态度——与所有国家保持同等距离。遗憾的是,这纯粹是乌克兰的问题,我国在独立的整整27年间并未就对华关系制定出长远计划。
问:无论如何,今天出现了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扭转这种局面的独一无二的机会。
答:中国的这个倡议是包容性的,这不是联盟、集团或组织,而是合作机遇。如果愿意,就让我们达成协议,让我们合作,如果不愿意,也没人强迫。因此可以这么说,中国正在完善与世界合作的方式。
问:我们能否相信这个倡议真的是开放、投资和帮助经济上更弱的国家的政策?抑或应当把这个倡议视为中国向西方的扩张?
答:中国当然要维护和推动自己的国家利益,但同时它提供给世界的并非仅仅是中国的游戏,而是自己的一份关于整个世界的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开放包容外交政策发展的新阶段。
用“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
问:如何看欧洲对该计划的态度?
答:德国从中国获得的投资超过其他所有欧洲国家,这是竞争,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与中国发展关系的机会。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伊始,观察各国如何竞相承担欧亚桥梁的伟大使命很有意思。从乌克兰、匈牙利、白俄罗斯等国那里都听到过这样的建议。
许多国家都想成为打造新丝绸之路事业的主要伙伴。但中国坚持对每个参与者一视同仁。中国与东欧国家建立“16+1合作”模式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
问:为什么?
答:有观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摧毁欧盟。我不认为这是真的。每个欧洲国家饱受什么问题困扰?缺钱。因为没有投资,经济便无法发展。这里的逻辑非常简单:今天,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向任何国家投入所需资金的国家。
美国正在收缩全球化思想,而中国却相反。不仅如此,中国不再是一个地区国家,尽管它把自己定义为发展中国家,但其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