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立法首提“上海标准”,内藏敢为争先的勇气和“野心”
摘要:本次修订草案的一个创制性亮点——建立“上海标准”评价制度。
看似些许枯燥的条文,内藏着上海敢为争先的勇气和“野心”。《上海市标准化条例(修订草案)》21日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初审。拿到审议稿,很多常委会委员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词——“上海标准”。
毫无疑问,这是本次修订草案的一个创制性亮点——建立“上海标准”评价制度。本市推行“上海标准”自愿性评价活动,按照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要求,对上海制定标准的先进性开展第三方评价。而经评价符合先进性要求的标准,可以使用“上海标准”标识。
“上海标准”的提出,是有底气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作解读说明时表示这是“探索改革创新”中的重要一项。
据统计,本市地方标准总数近1000项,每年制修订约100多项,多项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由本市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50多项,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达100多项,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国际标准化会议落户本市。
“所谓‘卡脖子'的东西说到底就是‘标准'。”戴柳委员认为,设立“上海标准”有着很大的现实环境考虑。上海要建科创中心,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路,说到底就是标准树立的问题。比如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就涉及标准的制定。谷歌的安卓系统虽然是开放的平台,但真正的源代码掌握在制定标准的人手里。他认为,要把上海标准放在更高的位置加以统筹考虑,“上海制造”就是要聚焦在标准这块领域。
在一些委员看来,“上海标准”从草案表述上看,是一种评价性的要求,也是一种水平引领。在此前的代表调研活动中,就有代表建议,要支持上海标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作为定位于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有必要加强标准国际化工作,增强标准国际话语权。要把“上海标准”作为城市品牌打造,需要明确其性质定位及评价要求,确保“上海标准”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这在此次立法中也得到了彰显。条例(修订草案)规定,本市积极推动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培育、推动“上海标准”等本市优势特色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提升“上海标准”的国际影响力。
不过,很多委员也注意到了字义层面的模糊。“‘上海标准'并不等于‘上海的地方标准'”,赵伟星委员提出,上海标准与“上海的标准”概念容易引起混淆,应明确适用范围。冯伟委员表示,“并不是所有上海制定的标准都是‘上海标准’,而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那部分标准才能成为上海标准。”
“上海应该为国家标准提供上海智慧,但‘上海标准'的定位还需要进一步明晰,”林荫茂委员说,上海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而现在“上海标准”这四个字,可能会给别人是地方标准的误会和误导,“贴了上海标准的标签,就一定是高质量的吗?标准和质量不能划等号。”
在丁伟委员看来,“上海标准”属于创新性立法,之后会遇到备案审查等环节,建议进一步明确“上海标准”评价的适用范围、性质定位及评价要求,增加对“上海标准”的含义作出说明。故对上海标准的含义要进行研究。
还有委员对条文的细节进行了推敲,比如“上海标准”标识属于质量标志、“上海标准”自愿性评价的具体办法等等,由此提出这个“上海标准”的制定是政府主导还是由市场来主导?
尽管意见多元,有一点已形成共识——“上海标准”是以标准为基础的重要制度探索。“上海标准”将何去何从,且看二审。
栏目主编:张骏文字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