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并不遥远 40岁以上一定要规律生活

日期:05-21
胶质瘤细胞瘤脑肿瘤

原标题:脑胶质瘤并不遥远 40岁以上一定要规律生活

​提起脑部肿瘤,很多人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对它的认识也仅停留在部分影视剧中“绝症”的桥段。

5月是全球脑癌关爱月,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神经脑肿瘤新技术论坛上,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综合治疗病区主任李文斌教授指出:“长期以来,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脑肿瘤备受忽视,但事实上,以脑胶质瘤为代表的脑肿瘤是当前我国癌症攻坚战中最难攻克的癌种之一。由于脑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并无特别显著的界限,手术很难完全切除,且相较于其他癌种,脑胶质瘤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容易复发,患者整体生存期特别短。”目前临床上脑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方法有限,亟须创新的治疗方法,专家建议,脑胶质瘤的发生与情绪有一定关系,想要远离脑瘤,人们应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衡、心情愉悦,并呼吁社会应给予脑胶质瘤更多关注。

脑胶质瘤并不遥远 40岁以上一定要规律生活

创意制图/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脑胶质瘤发病率逐年递增

脑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脑瘤和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一直是诊疗难度最大的疾病之一。据柳叶刀子刊Neurology研究文章显示,全球最大规模脑肿瘤统计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人数双双第一,脑肿瘤防治任重道远。

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脑胶质瘤恶性程度高、生长快、病程短、术后易复发且高致残,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李文斌教授介绍:“胶质母细胞瘤是脑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占所有胶质瘤的一半和所有原发性脑肿瘤的15%。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6个月,五年生存率只有4.7%,尚不及肺癌五年生存率的1/3,预后极差。”

近年来,脑胶质瘤的发病率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多见于十几岁的青少年和40岁以上人群,究其原因,李文斌认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产生可能与心理、情绪、辐射、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建议大家应该保持规律作息以减少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尽可能地远离辐射,保持心态平衡、心情愉悦。

脑胶质瘤治疗手段亟须创新

针对胶质母细胞瘤和脑胶质瘤的标准治疗方式,李文斌介绍,“临床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规范化的放疗、化疗、定期复查为辅,以期提升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但由于是生长在人体重要部位肿瘤,通过手术很难达到治愈。”自2005年替莫唑胺(TMZ)上市和2009年FDA批准贝伐单抗用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后,再无其他疗法问世。因此,如何提升患者生存,改善患者预后,是脑胶质瘤临床治疗的重要难题。

电场治疗法可提升患者总生存率

不过这种情况在专家们的努力下一点点有所突破。目前国际、国内有很多临床试验在进行中,近年来也有一些创新疗法也走入中国临床专家的视野。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首部《脑胶质瘤诊疗规范》中就纳入了肿瘤电场治疗这种全新的治疗方案,并推荐用于新发胶质母细胞瘤(1级证据)和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2级证据)。据了解,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利用便携式、无创的医疗器械实施的疗法,通过低强度、中频(200kHz)交流电场,作用于增殖癌细胞的微管蛋白,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使受影响的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李文斌解释,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用替莫唑胺(TMZ)化疗相比,肿瘤电场治疗与TMZ联合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患者五年总生存率由5%提升至13%,中位总生存期由16个月延长至20.9个月。

目前该疗法在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区获批用于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在国内也已写进了《脑胶质瘤诊疗规范》。李文斌表示:“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经成为当前脑胶质瘤的诊疗趋势。我们期待像肿瘤电场治疗这种经过临床验证的、国际前沿的创新治疗方案,能够尽快进入中国大陆,使更多的中国脑胶质瘤患者从中获益。”

新京报记者王鹿创意制图新京报记者王远征编辑岳清秀校对李项玲

白百何《妈阁是座城》撤档“修改后”6月14日上映 互喷垃圾话后交换球衣,库里兄弟对决完美收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