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史》:不粉饰温情,颠覆了中国传统母女关系

日期:05-18
柔情史母女母亲

原标题:《柔情史》:不粉饰温情,颠覆了中国传统母女关系

5月17日,杨明明导演的《柔情史》上映。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少有的颠覆了传统母女关系的华语电影,甚至我们会惊讶于导演对母女关系的处理。在这部电影里,母女二人之间的情感非常复杂,不仅仅有一种互相依靠和互相照顾,更有一种对彼此的仇视。而要承认母女关系中有着仇恨的成分,对于我们的主流叙事来说,其实也是一种离经叛道。

坦率地说,电影中的两位女主角性格都有极大的缺陷,不讨人喜欢,甚至让人反感。母亲有过强的控制欲,而女儿则有近乎于不近人情的顽固,甚至,她们身上都有着不可救药的自私。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这部电影可贵的地方,它没有故作温情的亲情,也没有对生活的粉饰。

《柔情史》:不粉饰温情,颠覆了中国传统母女关系

《柔情史》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纵观华语电影,表现母女关系的电影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缺失的。多年前的《喜福会》算是一部,但是电影的重点放在了海外华人的奋斗和中西文化的差异上,核心当然是母女和解,不过始终和我们的主流文化有些隔阂。《柔情史》的故事则发生在北京最普通的胡同深处,讲述的是最普通的母女故事。电影里这对母女的冲突往往集中在最俗气的生活里,那些琐粹的吃穿用度,那些生命中存在却羞于提及的尴尬之中。

张爱玲在《小团圆》中就塑造了一位对自己母亲情感复杂的女儿形象,这个角色据说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在这部小说中,主角对母亲的感情几乎是爱恨交织,甚至恨大过爱的。《柔情史》据说也有导演杨明明自己生活的影子,电影里这对母女的对话可以说非常密集,几乎都在吵架和争执,充满了互相伤害。电影里母亲会嫉妒女儿的恋情,会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她;女儿也会用最极端的方式回击,同时打击母亲残存的自尊。当我们看到这些剧情,我们固有的审美会受到挑战,但是谁又能否认的确存在这样的关系呢?

《柔情史》:不粉饰温情,颠覆了中国传统母女关系

女儿跟妈妈吵架后落泪。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女性导演的作品,这部电影精准地把握了女性不易捕捉的情感,在细节上很见功夫。电影被牛奶、羊蝎子这些食物串联,用母女对食物的态度来表达她们的生活观念。家庭之中的小事被导演放大成浪漫的瞬间,仅仅是解决了停电危机,就可以让母女看着灯泡鼓掌。而电影的主线则是母女二人各自失败的爱情,这其实突出了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人必然孤独的主题,母女二人看似庸俗的日常反而成了一种对人精神危机的救赎。这对母女互相仇视对方,又互相依存,在残酷的世界中最终只是拥有彼此,这其中蕴含着对人与人关系的思考。

制片人耐安饰演的母亲是电影的绝对亮点,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可以不喜欢这个角色,却很难否认她的存在,否认她的真实,她的一颦一笑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退休阿姨的样本,这个已经被我们选择性忽视的群体却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表现。杨明明让这样一位母亲变得立体起来,她也拥有自己的文学梦想,即使生活苦不堪言;她也可以追求爱情,即使充满了算计。甚至我们很难质疑她对女儿的爱,尽管这种爱充满了伤害,但是也许真的是这个角色能够付出的所有。

《柔情史》:不粉饰温情,颠覆了中国传统母女关系

母亲在烫发。图片来自网络

我愿意把《柔情史》看作是对女性处境的反思,这个家庭的男人是缺席的,从主角的争吵中我们得知,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母亲的不容易和女儿的委屈。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彻底的女性主义电影,但也是对女性主义反思的作品。当我们一边厌恶着主人公的言行,一边也会思考究竟是什么,将主角原本鲜活的生命榨取。

我们的文化中对母亲形象的塑造总是相对单一的,往往突出母亲的伟大和无私,其实忽视了母亲作为人的主体性。某种程度上说,只有把母亲身上的“神性”去除,才有可能释放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如果一味神话母亲的伟大,其实就是拒绝承认母亲作为人的价值。《柔情史》在这个层面上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真实的,但是不同于主流叙事的母亲形象。而这样的一部电影缺少的恰恰是柔情,珍贵的也是那逼仄的生活中偶尔流露的柔情。

□余余(影评人)

新京报编辑吴龙珍校对危卓

“小恶魔”:没读过原著,却被乔治·马丁钦点出演 专职保安员配备率100%,用专业化保障维护校园安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