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贝聿铭的建筑:几何学的纪念碑
生前贝聿铭的建筑风格被冠以各种主义的标签,如果尊重他本人的意愿,那就是建筑就是建筑,不分什么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和结构主义建筑等等,而真正能留存下来的还是建筑本身。那么贝聿铭的建筑呈现出什么特征呢?我觉得一句话,就是他是一位几何学的魔术师。
贝聿铭的设计以其锐利的直线、单纯的构造和透明充满光的空间,在二十世纪的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巨大的足迹。虽然他的设计不被建筑史学家们归于某种风格和主义之内,但是,贝聿铭在不同时期和年代,在世界各地留下的纪念碑式的建筑本身,就是二十世纪现代建筑的里程碑。
贝聿铭是一位银行家的儿子,而他的家谱记载了贝家是苏州的望族,贝聿铭在他家拥有的狮子林里长大,也就是说,在他成长为一位建筑师之前,建筑和环境以及景观的关系就已经在滋养他了。还是少年的贝聿铭,17岁就前往美国学习建筑设计,1940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之后在前包豪斯学院创办人格罗皮乌斯指导下的哈佛大学建筑系深造。贝聿铭早年就开始关注建筑所处的环境应该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现代建筑的某些理念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不认为国际样式是可以放之四海的真理,而那些反映时代特征的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和融入气候、历史、人文和生活方式。
贝聿铭在他成功完成了卡达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之后的一部纪录片中坦诚地说过: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度过的,对伊斯兰文化不了解,为了设计这座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我花了半年时间来学习了解伊斯兰文化。贝聿铭几乎以一位历史学家的态度从事现代建筑设计,正是因为这种态度,才使得他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与当地的历史、气候、文化和气质相吻合。也就是说,贝聿铭在设计之先,必须研究建筑所处地区的历史文本,寻找历史遗留中的元素,并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元素融入到现代观念中来,从而创造出全新的建筑。
贝聿铭17岁前往美国,1954年成为美籍华人,他的大半生涯在美国度过,但是他还是一颗中国心。他在中国大陆留下的建筑遗产,反映了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刻解读。现在我们回头看看上世纪七十年代他设计的香山饭店,北京和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以及苏州博物馆,都体现了他以很深的洞察力,把各种元素转译成现代语言的能力。
当我们重新审视贝聿铭那些留在中国大地上的建筑遗产,尽管像香山饭店那样设计在竣工当年充满争议,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正是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中高贵的品质所在。我觉得,没有哪一位中国建筑师会像贝聿铭那样,对历史深怀敬意,对传统透彻解读,对元素运用得如此娴熟,让现代建筑设计成为一种历史性的延续。
我有幸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前夕在纽约采访了贝聿铭,这位世界建筑巨匠的温和和非凡的气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在采访中问了一个问题:您觉得影响二十世纪建筑设计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他回答说是立体主义。
确切地说,当时我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这个回答我一直放在心里十几年。直到在他百岁生日的2017年,有媒体约我把对贝聿铭的采访整理出来时,我又想起这句话。这时的我已经恍然大悟,立刻展开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建筑和设计诸多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立体主义研究,这一研究带来了显著效益,那就是终于找到了二十世纪艺术和建筑设计产生革命性运动的源头。在考察贝聿铭的设计之后,可见他的设计实际上是立体主义之后呈现出极少主义特征的先驱性设计的实证。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中国传统环境中长大的,到美国之后接受了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科班教育。虽然早期设计是一种标准的国际样式,但是贝聿铭的设计底图,可以看出他所一直沿用的几何形模数特征。
从华盛顿国家画廊这件设计上就已经体现得很明确,而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建筑设计上,几何形的外形像竹笋一样节节高,但每层平面图都像是七巧板的平面组合。这就是贝聿铭设计的密码,实际上是中国传统设计元素中的正方形七巧板和荷兰风格派的轴测图融合的美学。
我曾在采访贝聿铭之后,再次前往北京的香山饭店。几十年过去了,这座建筑仍然在那里散发着浓郁的中国建筑气息,那些我们曾经看不懂的,正是这座建筑的气质所在。我为北京能在半个世纪之前诞生一座这样的现代建筑而自豪,也为贝聿铭设计的先锋性而折服。
2019年5月17日写于巴黎
□方振宁(第十三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新京报编辑吴龙珍校对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