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蕉:用翻转课堂打造“硬核”思政课
每学期选课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蕉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都十分火爆,被学生们公认为“最难抢的课”之一。“这门课挑战性很大,但是能真正学到东西。”提起史纲课,很多学生都喜欢用“硬核”这个词。在200多人的课堂上,除了李蕉干货满满的讲授,还有辅导课和微沙龙等环节。要想“通关”,学生必须深入阅读相关书籍,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李蕉希望让每个学生深入学习:“把史纲课变成学生自己的课。”2016年,她获得清华大学第六届本科生“清韵烛光-我最喜欢的教师”称号,2018年,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课专项组一等奖第一名。
不再做“孤单的朗读者”
回忆起10年前刚刚站上讲台的情景,李蕉形容那时的自己是个“孤单的朗读者”。当时,她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我来说你来听”,尽管在课后也和学生们有不少互动,但是对学生吸引力仍然比较有限。
为什么思政课不受欢迎?通过调研学生的体验,李蕉总结出三点:结论是既定的,套路是明显的,知识是熟悉的。这样讲下去,课堂确实不够有趣。因此,她决定做一些改变。自2016年起,她开始探索翻转课堂,希望让学生成为主体,促使他们深度学习。除了“我来说你来听”的大课之外,还要穿插小课。“我来描绘历史的骨架,由学生上台讲历史的血肉。”李蕉挑选了30本与课程内容紧密衔接的文史书籍,学生们分组阅读并且进行小组展示。环境学院大一学生李景诚表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课程参与感大大增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究历史。
“制作十小时,只讲一分钟。”对学生们来说,准备一场精彩的小组展示可比准备一门闭卷考试要“硬核”得多。计算机系大一学生何雨泽所在小组阅读的是《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为了做好PPT,每个组员都要先写2000字的讲稿,他们还绞尽脑汁创新小组展示的形式,比如表演舞台剧、发放传单等。李蕉的助教还会进入每个小组的讨论群,实时跟进每名学生的进度。通过完善的考核机制,确保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
更大的挑战也意味着更多的收获。有学生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认认真真画重点地去读一本文史书,认认真真去想作者的思路和试图展现出来的时代样貌。还有学生在朋友圈写道:“没想到在专业课上有过昏昏欲睡的我,却从不愿缺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没想到期末 3000字的读书笔记,我会写到 8000字;没想到我会给老师发邮件,请求补上思政总结课。”
帮学生建立人生的“导航仪”
在创新教学形式的同时,李蕉始终强调:“形式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内容。只有让形式服务于内容,思政课才能承担其价值传递的作用。”她把中国近现代史分为两大板块,前一个板块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部分,后一个板块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部分,两个板块就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关系。而每节课之间不仅是按照时间顺序推进,更是以理论和逻辑支撑。从第一周开始,老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研讨便交织着深入,学生像拼图一般最终拼出一部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史。
与此同时,李蕉每一年都会更新自己的课件,加入大量新鲜的素材。1936年日军绘制的“中国物资流动图”、清末江浙的“人口调查”公文……通过给学生呈现学界各方观点和最新理论成果,李蕉一直在有意引导学生构建中国近代史背后的全球史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筛选辨别、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
“很多人觉得历史课程是纯知识层面的,其实真正的历史是价值导向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导航仪。”李蕉认为,历史是通过回顾前人走过的路,反思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辩证分析在你的头脑里建立一个坐标系,一个导航仪,让学生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把自己的人生路径和国家的发展路径融合在一起。
新京报记者冯倓秋编辑潘灿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