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培养防灾减灾意识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这期间应急管理部及全国各地开展了多场形式多样、群众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活动。
(5月12日新华网)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源于11年前那场震惊中外的“5·12”汶川大地震。5月12日当天,微博、微信等多种社交媒介上都发表了种种悼念图文,以示“铭记灾难、不忘历史、奋发图强”。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整个国家迅速动员、迅速投入,并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省帮扶一重灾县”的对口援建机制,以生动的事实体现和浓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是这种优越性,让灾区人民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员得到及时救援,伤员得到及时救治,生活得到及时恢复,家园得到及时重建;正是这种优越性,让灾区大地迅速展现新貌,实现了“苦干两三年,灾区发展跨越二十年”的庄严承诺;正是这种优越性,在中国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今后的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风灾、雪灾、洪灾、泥石流等或大或小的自然灾害每年都在发生。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广大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浓缩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凝聚了对人民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重。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在防灾减灾中得到继承和弘扬。
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个人真的很渺小,生命真的很脆弱。我们应该共同培养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用实际行动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杨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