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好度 量扩质升

日期:05-13
宏观调控经济运行宏观政策

原标题:把握好度量扩质升

本报评论员

“把握好度”,是新形势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宏观政策要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形势,中央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适时适度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的“积极”与货币政策的“稳健”均在调控实践中得以贯彻与执行。从效果来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市场信心明显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实施,改革开放继续有力推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实践证明,宏观调控的及时应对和精准有度,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是迎接挑战、应对压力的重要保证。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国内外经济大势中蕴含的“变”与“不变”,短期与长期、外部与内部、周期性与结构性问题的相互交织,都对宏观调控的时机、重点、力度、节奏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是情况复杂、环境严峻,越要保持定力、增强耐力,越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统筹好总量与结构、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在宏观调控的方向掌控、时机拿捏和节奏协调上“把握好度”,特别是处理好速度与精度、力度与幅度、程度与梯度、密度与难度、高度与深度的辩证关系。

把握好度,要在方向上不出偏差。面对新老矛盾交织、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主次不分。既要注重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升;既要看到基于经济下行压力而强化逆周期调节、加强需求刺激的必要性,更要持续聚焦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主要特征。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必须针对短期冲击出台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总需求的举措,但这种政策调整应该是有节制的,不是搞“大水漫灌”强刺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结构性的而非总量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因此,宏观调控要立足高质量发展、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进。这一宏观政策取向必须坚定不移、一以贯之。

把握好度,要在时机上恰到好处。面对新情况新变化,要盯紧经济运行变化,细心观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相机调控,主动预调、微调,做到及时有效、恰到好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着眼激发市场活力,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既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又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多措并举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状况。

把握好度,要在节奏上协调适宜。各项宏观政策互为倚重、交织影响。实施宏观调控,要高度重视政策协同,促进相关政策密切配合、协同推进,使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之间平衡协调联动。既要持续发挥好各项政策措施的促稳效应,为巩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加火添力”;又要不断释放政策协同的改革效应,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时,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54亿元改善普通高中 办学条件财政资金下达 构筑坚实的教育“塔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