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软与北大等高校联手培养AI人才,开放四方面共享资源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苏季)人工智能(AI)近年来大热,为培养AI人才,微软与中国高校展开了合作,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5月10日,微软公布了2019年开放共享资源,包括平台、工具、数据、课程与实践四个方面,主要采用课程共建和师资培训的形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平台已在教育场景中应用
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中国高校联合共建,面向中国高校开放合作,于去年5月22日正式对外发布。
5月10日,在“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2019国际人工智能专家论坛暨2019微软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合作论坛上,微软公布了今年将新增的开放共享资源,其中包括Open Platform for AI(OpenPAI)人工智能管理和调度平台、自动化机器学习工具包NNI(Neural Network Intelligence)、语义分析数据集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就是基于OpenPAI搭建的科研教育平台,并已经在科研和教育场景中进行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执行院长、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吴枫介绍,OpenPAI提供的智能平台确保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类脑实验室每月49万GPU小时数的稳定运行以及学校600多名师生的研究需求,让他们可以为多媒体、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理论研究等不同研究方向定制不同的范式。
发力案例设计和师资培训
人工智能近年来大热,人才供不应求。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但是,有专业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专业设置尚未成体系,师资力量欠缺。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周礼栋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多需求,包括工具、数据、课程等,师资的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据了解,微软目前与高校的合作也主要围绕老师进行,将着力点放在教学案例设计上,然后开展师资培训。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伦理问题也随之浮现。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总监马歆透露,国内部分高校在设置人工智能课程时已经考虑到伦理道德问题。各个学校都在结合自己本身的特长去思考,比如,人大刚刚设立的人工智能学院,在课程设计上已经考虑到法律法规问题。
据了解,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采用课程共建和师资培训的形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截至目前,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高校合作已经设计了30多个课程。
企业看重学生四种能力
马上就将迎来高考季,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将成为考生的热门选择。那么,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来说,他们会有哪些建议?
马歆表示,如果站在企业需求角度,企业看重学生的基本能力这么多年基本没有太多变化,主要包括四点:一是编程能力,所以人工智能一定要有实践课;二是数学能力;三是基本的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尤其是要快速地掌握工具;最后一点是批判行思维和思考能力。
周礼栋说,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复合型学科,从大趋势来说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工智能对其他领域、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但周礼栋认为,学生选择专业要有自己的判断,不应盲目跟风,在填报志愿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才是最重要的。
新京报见习记者苏季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