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梦工厂”创造新传奇

日期:05-12
梦工厂高铁编组

原标题:“高铁梦工厂”创造新传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周雷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最近发布的201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90.83亿元,同比增长3.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3.05亿元,同比增长4.76%。

营收利润双增长得益于企业长期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中车不光跑出了“高铁速度”,做出了“高铁质量”,更创出了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高铁带动”模式。

高效运营开辟国际市场

2018年7月1日,16辆编组“加长版复兴号”正式在京沪高铁投入运营,其载客能力较8辆编组标准版“复兴号”增加107%;时隔半年后,17辆编组“超长版复兴号”又在京沪间开跑,将单列高铁的载客能力提升至1283人。

同时,作为“复兴号”家族新成员,时速160公里动车组“绿巨人”不仅有长编组和短编组,还能灵活编组,它将逐步替代传统普速列车。

好戏还在后头。这家“高铁梦工厂”倾力打造的众多新品将陆续问世——永磁电力机车、大轴重电力机车、3000马力节能环保型调车机车……这当中最让人期待的是,我国首列无人驾驶高铁——京张智能动车组将奔跑在京张高铁上,迎接2022年冬奥会的到来。

“新型车辆的高效运营直接拉动了订单的增长。”中国中车集团新闻发言人高亢表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中车共签下合同金额502.3亿元,同比增长3%。

订单开门红,发展势头好。在海外市场,中车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出口产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截至2019年3月份,“中车制造”已抵达105个国家和地区,并进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等高端市场。

据悉,中车不仅以“中车制造”赢得市场份额,更以“中车设计”“中车创造”“中车服务”创造附加值。2018年,中车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地建起9个配件中心和8个配件分中心,就近为中国高铁和铁路机车提供服务,推动“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

近两年,中车在巴西、新西兰、沙特等国获得“服务订单”;在新加坡,则赢得首个地铁翻新项目的订单。而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橙线地铁列车在美国波士顿生产基地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高端装备在发达国家“制造+技术+服务”全方位合作实现新突破。

创新创造热潮涌动

2019年1月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一线工人罗昭强的创新成果——“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线操作工人获得科技创新殊荣,显示了中车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

“创新是支撑中车高质量发展的根基。”高亢介绍,为做好高速列车产业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车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2018年,中车聚合全球创新资源,分别在土耳其和南非成立研发中心,加上此前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建立的研发中心,中车境外研发中心达到15家。

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中车科研投入达584亿元,位居“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百强之列。随之而来的是科技创新的累累硕果,近年来,中车屡获中国专利奖:2017年中车获得3项金奖;2018年,中车又收获了一金四银10个优秀奖,创下“中国专利奖”获奖数量之最。

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联诚集团不断完善创新体系,逐步掌握了‘动车复合冷却系统’等一批具有行业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联诚集团董事长肖勇明对中车发挥的带动作用有着切身感受。

在中国高铁尤其是“复兴号”的研发中,这种“带动”效应随处可见。一列“绿巨人”动车组有2万多个零部件,涉及机械、材料、冶金、电力、电子、网络、通讯、化工等10多个行业领域。目前,“绿巨人”配套的供应商涉及全国各地近300家企业。

备受期待的京张智能高铁,又将带动一种新技术——透明屏显示技术的应用。这种新型屏幕实现了“一个机体,两个视界”,将在冬奥会期间带给乘客崭新的高铁体验。

中车2018年生产的碳纤维下一代地铁,是在新材料领域实现的一次突破。低碳环保的轻型材料碳纤维成为轨道交通的车体材质,这种车体较金属车体减重约35%,对提高运载能力、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减少线路损害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车领衔的中低速磁浮列车,则建立了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试验验证到商业运营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商用磁浮体系,由此衍生出在磁浮车辆设计、悬浮控制技术、通信信号、轨道、桥梁等方面取得专利近1000项。

投资回升彰显中国经济发展后劲 环球时报社评:民意不可违 中美磋商还须务实前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