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生儿医院感染致死事件续: 家长早有类似质疑

日期:05-12
顺德新生儿医院

原标题:佛山新生儿医院感染致死事件续:家长早有类似质疑

新京报讯(记者吴靖实习生韩谦)5月11日,广东省佛山市的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又名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下称“顺德医院”)新生儿感染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5月11日下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转载了一则来源于“南方+”消息,称经查,顺德医院新生儿感染事件是一起由肠道病毒(埃可病毒11型)引起的医院感染事件,5例患有新生儿肺炎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死亡,13例感染病例已治愈出院,1例仍在院治疗,病情稳定。经全面排查,相关收治医院未发现新的感染病例。

佛山新生儿医院感染致死事件续: 家长早有类似质疑

4月25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门口。新京报记者吴靖摄

此前的4月23日,微信公众号“吴昌奇”曾发布文章称,至少3名在顺德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内治疗后陆续死亡,疑似发生医院感染事件。该微信公众号号的主人吴昌奇称,自己为一名去世婴儿的父亲。

事件曝出后,引发多方关注,又有第4名新生儿的家长主动与吴昌奇取得联系。

针对此次事件,广东省卫健委5月11日转发的消息称,有关部门已对该事件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给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撤销党内职务、免职处理;给予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分管副局长撤销党内职务、免职处理;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均受到严肃处理。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顺德医院已与5个家庭分别进行了调解,调解已经结束。

对于现在的处理结果,一位新生儿家长表示,广东省卫健委转发的消息中对“管理不善”的解释并不清晰,他们想知道“到底医院的肠道病毒感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感染过程

此次新生儿死亡事件的爆料人吴昌奇,他的女儿于4月7日出生于顺德医院,5天后情况急转直下,并于4月20日不幸离世。

吴昌奇说,女儿出生时早产一周左右,当时“体重4.76斤,出生指数10+10+10(最高评级)”。但因为早产,按照惯例,要先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观察。

女儿出生的第一天,顺德医院的医生告诉吴昌奇,孩子体内发现了一种支原体细菌感染,但是这种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问题不大。吴昌奇称,此后几天,“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好,吃奶等各方面都不错”。

但到了第5天,医生告知吴昌奇孩子情况紧急,需要转院。当天,吴昌奇的女儿被转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后,省人民医院医生初步诊断为败血症。而败血症属于新生儿重症,通常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吴昌奇称,截至4月底,他尚未拿到省人民医院的病历。

在省人民医院治疗过程中,医生检测发现女儿感染的病毒病原为肠道病毒,而非顺德医院之前所称的支原体细菌。在一个多星期的治疗后,吴昌奇的女儿过世。

佛山新生儿医院感染致死事件续: 家长早有类似质疑

4月25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产科住院楼13层大厅。新京报记者吴靖摄

吴昌奇的微信公号文章发出后,陈明(化名)主动与吴取得联系。陈明称妹妹的儿子与吴昌奇的女儿情况相似,外甥于3月28日在顺德医院出生,4月12日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去世。

据陈明回忆,外甥出生当天只在妹妹身边待了大约5分钟,之后医生称孩子得了肺炎要去NICU,便把孩子抱走了。“当时医生还跟家属说,新生儿出现此种情况很正常,不用担心。”

陈明称,由于外甥的各项身体指标均正常,4月6日下午5点左右妹妹便把孩子接回了家。但当晚七八点钟左右,孩子出现低烧症状。4月7日早6点多,家人再次把孩子送到顺德医院,医生仍表示“没问题”,并让家属办理了住院手续,将孩子留院观察。

7日下午3点,陈明的妹妹收到顺德医院紧急通知,称孩子的情况很危险,让家属去医院。“一直抢救到下午五六点,就要求我们转到广州更好的医院。”陈明说,当时医生没有透露外甥的具体病情,只说“感染了”。

此后,陈明等人联系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并为外甥办理了转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就说是败血症和脑膜炎,肯定是医院感染。”陈明未向新京报记者展示外甥的病历。4月12日,他的外甥不治身亡。

家长曾质疑医院感染

感染事件被曝光后的第二天,4月24日,顺德医院医务科梁副主任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曾表示,经该医院自查,前述3例患儿在该院的诊疗过程符合规范,不认为与医院感染有关。

但吴昌奇等多位家长质疑,孩子是在顺德医院出生时受到医院感染,并最终导致死亡。

在医学上,新生儿感染可分为医院感染、宫内感染。依据原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 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不属于医院感染。

吴昌奇告诉新京报记者,女儿刚出生时,顺德医院曾检测到孩子受到支原体细菌感染,并称细菌是由妻子传染给女儿的,即胎内感染。医院还称,支原体细菌会引起肺炎,这是导致妻子的早产的原因之一。

“但后来转院到省人民医院后,就没有检测出婴儿体内有支原体细菌,而是有肠道病毒。”吴昌奇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妇产科专家表示,肠道病毒属于后期获得性病毒,基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通过手指、餐具和食物)传播扩散,或通过呼吸传播,一般不会由母体传染给婴儿。所以吴昌奇女儿的情况,大概率为医院感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婴儿,抵抗力较弱,就更容易受到感染。”

产生质疑的不止吴昌奇。据吴昌奇、陈明介绍,5名死亡新生儿中两人为双胞胎。4月26日,这对双胞胎的父亲在微博上发文《南方医科大学顺德人民医院“双胞胎新生儿死亡事件记录”》,其中提到了双胞胎儿子的感染、治疗病历。此条微博后被删除,但这对双胞胎的母亲,向新京报记者证实文章内容属实。

这位父亲在微博中称,妻子怀孕期间的各项检查正常,双胞胎于3月27日出生,属于早产儿,36周,大宝10-10-10分、小宝9-10-10分,评分良好。但出生第7天,大宝便去世,之后,小宝被转院,但也未抢救过来。

这位父亲称,大宝在顺德医院的出院记录显示有“感染性休克”症状。“我的双胎宝宝为自然受孕双绒双羊性双活胎(异卵双胞胎),一个呛羊水,一个只是早产,结果却都是感染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我们有理由怀疑感染源的出处。”

佛山新生儿医院感染致死事件续: 家长早有类似质疑

4月29日,顺德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门口。新京报记者吴靖摄

吴昌奇在微信文章中写道,顺德医院在4月9日-12日内转走了NICU内的全部约90名新生儿,这些孩子被转至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等。“4月12日以后,就不再接收新生儿,即便是本院的早产儿,也是直接转院。对外的理由是装修升级。”吴昌奇写道。

但家长们对顺德医院的说法表示怀疑,认为转移新生儿并非装修升级那么简单。吴昌奇称,有家长发现科室内没有装修迹象,“反而发现科室外放置了20多台空气净化器,明显是用来净化消毒的”。

4月底,新京报记者在顺德医院实地探访时发现,NICU并未有装修迹象,门口也没有暂停使用NICU以及装修NICU等通知文件。一般来说,公立医院的装修、净化等项目需要先行公开招标,之后才能进行升级改造。但新京报记者在佛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综合平台上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为关键词查找招标文件时,未搜索到与NICU相关的招标文件。

4月29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再次就装修问题向医务科梁副主任求证。他回复称,该项目还没有开始招标,“我们是有这个计划做,去年做了计划,今年要设计、检测。这个装修起码要半年以上。”

此前医院感染事件多为医源性感染

事实上,类似的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早有先例。

2012年,原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南侠、班树萍等人便撰文指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首要阵地,同时也是引发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场所。”

该文分析,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胎龄较小、体重较轻,机体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免疫系统越差,越容易受到外界病菌入侵造成感染。另一方面,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入侵性操作,治疗新生儿感染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以及医务人员的手、器械的医源性接触等,都可能导致新生儿的医院感染。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发生的多起医院感染导致新生儿死亡事件,多由医院未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医务人员操作流程不合理所致。

比如2008年9月5日至9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先后有8名新生儿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依据原卫生部的事后通报,该医院未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检测制度。而且该院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在对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新生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儿暖箱注水口等进行检测后发现,细菌超标严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这两种菌能够导致肺炎等问题。

2009年3月17日-19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6例重症新生儿中5名婴儿死亡事件。当年3月25日原卫生部专家组调查认定,事件原因为该院新生儿室管理混乱并存在严重医疗缺陷。调查发现,该院新生儿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不合格。

为此,2018年1月8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危重新生儿的感染预防问题。文件中列出了一系列操作规程,比如医护人员每接触一次患儿后需洗手方可接触下一名患儿;接触患儿皮肤、黏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用后清洁消毒等。

新京报记者吴靖实习生韩谦

编辑滑璇校对范锦春

巴分裂组织宣称对酒店袭击负责 称目标就是中国人 省级林业部门岂能成破坏生态“保护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