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单霁翔回顾7年院长生涯:故宫博物院院长是高风险岗位
来源:红星新闻
上个月,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退休。在他任期内,故宫口红、故宫火锅、故宫夜游、故宫猫等,不断刷新大家对博物馆固有的沉闷印象,单霁翔本人就成了故宫最大的“网红”。
5月11日下午3点,单霁翔亮相成都市龙泉第七中学,为成都市民讲关于紫禁城的那些事。
被称为“段子手”的他,依然是金句频出,幽默风趣,谈到故宫这些年每一次改变,他总是如数家珍,因为他熟悉故宫的每一个角落,他记得有关故宫文物的每一个精准数字。
他崇尚“工匠精神”,让默默无闻、年复一年修复文物的匠人成为不一样的“网红”。他让严肃的故宫在一次次认真“卖萌”中变得温情。
在他走过的这7个年头里,故宫的开放面积由之前的52%达到2018年的80%以上。
他说,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这个岗位是高风险的职务,“故宫博物院成立94年,这期间共有7任院长,我是第6任,前面的5位都是殚精竭虑要把故宫保护好,但每一任院长没有‘好下场’。一下小偷进来了,或者着火了导致被免职,故宫的院长是高风险岗位,有今天没明天。”但即使如此,他还是顺利退休了,“曾经的老院长去世了,但他曾说要建立一个平安的故宫、学术的故宫、完整的故宫、强大的故宫,我们铭记在心。今天,新院长来了,我们在一起共同宣誓,一定在明年(2020年),紫禁城600岁生日之际,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细数故宫的“改头换面”
回顾7年故宫博物院院长生涯
“我当了7年零3个月的院长,这7年感触很深,”2012年,单霁翔临危受命,从国家文物局来到了故宫博物院,单霁翔说,到了故宫博物院后,知道故宫是世界上来访量最多、拥有最多文物藏品的博物馆,它有很多世界之最,但他发现观众看到大多数区域不能开放,跟着导游走完一趟并没有真正获得知识,他问自己什么最重要,“拥有这些文化资源,为人们现实生活做出贡献才是最重要的,‘活起来’三个字让我们感到又新鲜又激动,对于这些历史遗存,过去只是被观赏和研究的对象,‘活起来’告诉我们,这些文物是有生命的。”
他说,这7年的院长工作给他带来最深刻的感触是,只有观众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博物院,才是好的博物馆。
如何让观众有尊严地逛故宫博物院,他重新审视观察过去的做法,为了让观众看到绿地红墙的美景,首先是环境整治,先把广场整治得清新庄重典雅,经过一番努力,开启三个大门,增加了女洗手间的数量,为了解决参观标识牌不清楚的问题,博物院做了512块标识牌;为了解决讲解问题,博物院加大自动讲解器服务,研发出有40多种语言的讲解器;为了解决游客无处休息的问题,博物院做了1400把椅子,又结合环境做了很多树凳,可供11000人坐下休息;为了解决大殿光线问题,博物院研发采用了LED冷光源,既保护了文物,又点亮了紫禁城。
此外,博物院还用了3年时间建成数字故宫社区,融公众教育、文化展示,参观导览,休闲娱乐、社交广场、学术交流、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并将用3年时间建设智慧故宫,实现安保系统更加强大,人们的感受更加丰富。
故宫有1万多种文创产品
口红已售百万支,唯一缺点是买不着
单霁翔细数过去7年的努力,已经让故宫拥有11900种文创产品,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单霁翔说,“故宫的红墙、黄瓦、蓝天是三原色,我们把它做在口红上,人们喜欢。现在已经销售了100多万支,唯一的缺点就是买不着。因为人们喜欢它,到公众场合拿出中国色的口红,多有尊严。这个度我们一直在把握。”
“故宫商业化是事业发展需要,但是并非重头戏。”单霁翔说,每天推进更多的是展览,不断在“去商业化”。“不能再是路边的商店,充满商业氛围。我们也不叫商店,叫文化创意馆,比如丝绸馆、服饰馆,都是故宫元素的,比如御窑馆、影像馆、陶瓷馆、陶艺馆、铜艺馆、木艺馆、书店,还有给儿童准备了儿童文化创意馆。”
此外,单霁翔还谈到故宫的200多只夜猫,“每天有人给它们送猫粮,因为人们感动故宫猫对故宫文物的贡献,工作人员下班后,猫站岗、巡逻、放哨,整个紫禁城没有老鼠,故宫猫功不可没。”
今年故宫招聘
4万多人报名想去修文物
提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单霁翔表示:“这部片子豆瓣给的评分是9.4,超过《琅琊榜》和《舌尖上的中国》,最令我感动的是它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心,70%点赞是在校的同学们点的。以前我以为他们喜欢蹦蹦跳跳、拥拥抱抱、打打闹闹的片子,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完全是慢节奏、充满情怀的,却真正打动了年轻人。今年故宫招收88名正式员工,4万多人报名。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想到故宫来修文物。这就是一部片子的力量。”
他赞美中国的工匠精神,在谈到这部纪录片中的王津获得去年国际电影节白金奖时,他笑称:“他什么都没演还得一奖”。
他说,故宫文物医院,汇集了200名文物医生,一半都是检测专家,国际文物修复学会,把全球唯一培训机构设在故宫博物院,几年来培训了上百名文物修复师,这所文物医院是对外开放的,观众可以参观,他们为这所医院配置了最需要的、也是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例如分子结构分析的设备、三维打印的设备、热性能物理分析的设备、纤维分析仪、高精度可移动的实体显微镜、荧光能谱仪和荧光扫描系统等上百台先进仪器,故宫有全世界最大一台文物检测CT机。这些仪器加盟以后,文物修复技术如虎添翼。
单霁翔说,比如修复一个青铜器,在修复前要了解它是什么地方出土的?历朝历代在它身上叠加了什么信息?它的金属成分、合金比例是什么?它今天得了什么病?它的有害锈属于哪一种?一个诊断报告出来以后,这个文物才转到修复人员手中。这样需要保留的信息全部要保留下来,需要去掉的病害需要进行诊治。
举个例子,比如符望阁有一幅董诰山水贴落,70年前这幅画落下来了,当时的老员工把它包起来。今天要修复,打开一看,它碎成了上千片,没办法进行研究。但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工作人员用三个月的时间,将它拼堆起来,用一年时间给修复了。
退休后并没有闲着
担任故宫学院院长,继续传播故宫文化
卸任后的单霁翔并未闲着,这周,他从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手中接过故宫学院院长的聘书。
单霁翔介绍,故宫学院2013年11月成立,是国内首家以博物馆办学的模式成立的“学院”,故宫是个教育机构,故宫学院在6年来不断在壮大,培养故宫学者的同时,在全国十个城市建立了十所故宫学院的分院来传播文化。
“当然我们更多的是面对学生、面对社区的。故宫去年的教育活动6万多场次,是全世界博物馆教育活动最丰富多彩、受众人群最多的。比如故宫知识讲堂每天都爆满,孩子们在这里串朝珠、绘龙袍、画盘子、做堆绣、做结彩、包粽子、做拓片,所有都是免费,故宫教育不收任何一分钱。我们大量的营销收入投入到同学们身上是最值得的,他们长大以后一定是对传统文化有认知热爱的一代!”
故宫学院的几个讲坛每场都爆满,他们还把培训课程深入到社区,比如碑帖传拓的培训、楷书技法的培训等,也深受社区喜爱。同时,一个新的品牌开始走向全国各地的社区,那就是紫禁书院。
故宫学院还进行国际培训,两大国际组织,一个国际博物馆协会,一个国际文物修复学会,都把全球唯一的培训机构设在了中国,设在了故宫。国际博物馆协会6年来在此培养了来自72个国家的350多名专业人士。故宫博物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气也很旺,每个出站的博士后毫无例外地都申请留在了故宫博物院工作。
此外,故宫还在搞一个新型的展览叫文化创意展,没有一件文物,全是文化创意产品和数字技术的组合。第一站到东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到了蒙古、贝宁、布鲁塞尔、悉尼、首尔、新加坡,每一场效果都很好。“所以今后,我们会把更多的文化创意展推向世界各地。我们希望不断扩大开放的故宫博物院,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片文化的绿洲。“
红星新闻记者|陈谋摄影记者王效
责任编辑:余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