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媒体刊文:理性对待人民币国际化进入“盘整期”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总体进程呈现良好态势,部分研究也表达了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的乐观态度。但基于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核心评价标准与指标的判断,加上中国的经济贸易结构调整、特定国际货币的崛起与替换完成、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升级均还需时日,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可能在现有水平上进入“徘徊”状态。
首先,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部分关键指标显示,过去两年人民币国际化速度趋缓,与现存主国际货币仍尚有较大差距,预计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重大突破。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最新数据,人民币目前为国际支付第五大货币,人民币在境内和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由2017年的1.78%略微上升为1.89%。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排名在过去两年中未发生变化,依旧为第8位,比率由1.05%微增至1.22%。与之相对比,2019年,排名第一的美元在上述两个指标分别是40.01%和45.58%,排名第二的欧元则是33.75%和32.8%。
其次,中国对外贸易体量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贡献度还需较长的时间才有可能得到质的提升。2018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4.6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一。但中国对外贸易中使用的主要结算货币并不是人民币,中国庞大的贸易体量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是有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出口的产品核心科技含量不足、可替代性较高,导致国内出口商与境外进口商在结算币种谈判时并无优势。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已全面展开,可产业升级及对全球贸易价值链条位置的调整并非一日之功,需要较长时间的耕耘才能见效。因此,在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之前,中国或将会继续无法依赖国际贸易来全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再次,全面改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以更好适应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更多时间。业界的一个共识是:人民币国际化有赖于建立开放的金融市场。从实际情况看,实现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利率和汇率完全市场化、进一步解除跨境投资限制均是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对国内经济金融等多方面的调整,其本身就应该循序渐进。中国要完成这些重要任务还需较长的时间。
最后,人民币短期内还不具备挑战主流世界国际货币的能力。货币的国际化本质上是国际货币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本质上也是通过提升自身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占比,取代其他币种的份额“零和博弈”,这并非易事。一方面,美元和欧元已经是被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世界上任何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大量经济往来的经济体,倘若不使用主流国际货币结算或不作为主要外汇储备货币,都意味着风险和成本的增加,而这会降低使用者的意愿。另一方面,现存国际货币发行国不会放任其他货币对本国货币的挑战与威胁存在,人民币崛起的过程是一个与他国核心利益发生冲突的过程,要在冲突中取得主动,还取决于本国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能否持续的超越性发展,这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综上原因,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一直保持当前的位置和水平,形成“盘整”现象,根本性的突破不会发生。需要提出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本身是一个世纪课题,且近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已然很快。从整个国际货币发展史看,无论是英镑还是美元,在成为国际货币前,都历经上百年的时间。而欧元成为国际货币,更多的是进行区域性的经济整合,对人民币国际化参考意义不大。日元、澳币等其他货币时至今日也离美元和欧元的国际化程度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势必在人民币上也会体现出来,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没有必要对当下人民币国际化放缓的进程感到困惑或失落。同时,也应该清醒意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不能因噎废食,对资本项目和对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调整的目的本身是为了更好配合经济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人民币国际化。从这个角度看,谨慎处理金融市场在与国际接轨中出现的问题,稳妥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的进程,才是明智的做法。
来源:汤志贤/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王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