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与瞭望:梧桐树下的检察人

日期:05-10
梧桐树下瞭望检察

原标题:回眸与瞭望:梧桐树下的检察人

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有两栋特殊的办公楼,它们来自旧上海的法租界。在“小洋楼”遍地的上海,它们不是历史最悠久的,也不是最华丽的,但它们却见证了中国现代司法制度从屈辱走向新生的百年,也见证了黄浦检察人的传承与信心——

回眸与瞭望:梧桐树下的检察人

回眸与瞭望:梧桐树下的检察人

2011年,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搬到了两栋百年历史的建筑里办公。1号办公楼的前身是原法租界警务处暨中央巡捕房,2号办公楼的前身是号称“远东第一大法庭”的原法租界会审公廨。这两栋建筑和上海滩一起,历经风雨和战火,百年间几易其主,如今和黄浦区检察院一起开启了新的一页。

重生

刚到“新家”的时候,黄浦区检察院面对的并不是如今两栋漂亮的小洋楼,而是面目全非的历史遗迹。黄浦区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万菁回忆道:“当时第一次来到这里,大门一打开,看到的是破败的场景,到处都是野猫。”是简单收拾一下直接入驻,还是认真修缮让两栋楼恢复历史原貌?后者的难度不言而喻,黄浦区检察院本着“尊重于近代历史、虔诚于红色文化、忠诚于法治精神”的信念,毅然选择了那条难走的路。

黄浦区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俞乐麟告诉记者,两栋楼的修复工作秉承的是“修旧如旧”原则,这甚至比盖一栋新楼还要难,时间还要长。为此院里成立了工作专班,深入市区两级档案管理部门和图书馆,全面收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建筑图纸和历史资料,参考史料高度还原建筑原本的风貌和空间,复原率达90%。

同时,通过“还原”与“改造”,利用建筑本体并辅以历史小景、照片绘画、工艺再现等方式,给百年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

在修缮过程中,黄浦区检察院还注重平衡历史保护与功能利用,遵循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原则,克服了破坏严重、土地沉降等问题,依照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建筑图纸和史料,尽可能配置与原物相同的材料,还原原有的设计。

例如修复了原本“千疮百孔”的外墙、地板,恢复了原法租界会审公廨的法官所用的穿衣镜用以传承“镜子可以正衣冠,也可以正人心”的精神内涵,保留了法官镜前整理衣冠后通往法庭的通道……

往事

走进黄浦区检察院的大门,左右两边各有一栋明显带有旧上海风格的西式建筑屹立在高大的梧桐树下。左边的1号办公楼是原法租界警务处暨中央巡捕房,曾在法租界承担类似如今公安部门的职责。作为法国殖民当局实施殖民统治的工具,当年这里曾关押过无数仁人志士,也见证了宏大历史中数个令人回味的瞬间。

进入1号办公楼的大门需径直拾阶而上来到二楼大厅,花砖、天井、回廊,幽然古朴又略带压迫感的氛围,凸显着司法机关的威严与肃穆,很多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景象在此一一还原,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混乱又不失热血的年代。主楼梯两侧各有一扇颇具时代感的黑色铁艺门,带领记者参观这里的黄浦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杨旭垠介绍说,这两扇小门做到了90%的还原。穿过此门下到一楼,有阵阵的寒意渗上来。沿着逼仄曲折的走廊走过,两侧是曾经的审讯室和关押嫌犯的牢房。黄浦区检察院原样保留了三间警务处牢房。“这三间小牢房是参观者最感兴趣的地方。”负责讲解工作的黄浦区检察院办公室林桢淑告诉记者。现在这些地方被布置成了“红色足迹”展示长廊,通过历史照片、档案文书复制品等形式,设置红色足迹、近代法治、建筑文化等三个展示版块,还原了历史建筑背后的革命斗争故事。

1921年,中共中央局书记陈独秀回沪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引起了租界方的注意。10月4日,几位陌生人闯入陈独秀的寓所并将其带走关押。1922年8月9日,法租界总巡捕房特别机关探长西德纳,会同督察员黄金荣等,闯进陈独秀寓所以私藏违禁书籍的罪名又一次将他逮捕。两次身陷囹圄的陈独秀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及各界人士均大力营救,并向上海法租界施压,均成功将他保释出狱。

1932年,建国后最高检第一任副检察长李士英在一次铲除叛徒的行动中被围追而来的巡捕截住,押解到法租界警务处,中央特科设法营救但最终无果,李士英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杨旭垠对这段历史做了细节上的丰富:“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的一天,李士英在与士兵一起押送弹药的途中遭到日军轰炸,混乱中李士英得以逃脱,重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

这间巡捕房还曾与一件重要的“红色事件”擦肩而过,1921年,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今兴业路)召开。法租界巡捕房一名叫程子卿的密探闯入会场,干扰了会议进程。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下,中共一大随即转移至嘉兴南湖游船上继续召开,星星之火自此燎原。

黄浦区检察院大门右边的2号办公楼,前身是号称“远东第一大法庭”的原法租界会审公廨。这座兼具东印度式回廊和巴洛克式楼梯的建筑见证了西法东渐的碰撞与变迁。

作为法国人在此设立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司法机构,这个集合了中西元素的混合法庭,因时势及各种力量的作用,将西方法律制度和体系在中国大地上运作,为中国的法制史留下了独特印记,成为记录近代西法东渐历程的重要物质遗产。

如今黄浦区检察院将大法庭本身设置为“近代法治”展示版块,取消了原法庭内西人旁听席位在上、华人旁听席位在下等反映民族歧视的布局装饰,改为将华洋不平等的屈辱场景以图片方式在一旁展览,使后人能够直观感受到曾在这里上演的司法故事。

能够入驻有“远东第一大法庭”之称的会审公廨旧址,黄浦区检察院深感传承法治理念的重任。以“建国中路与中国司法现代化萌芽及其现实意义”为议题,黄浦区检察院与专家学者共同梳理那一段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文化在会审公廨发生撞击所产生的冲突、抵抗和融合、吸纳的历史,探讨在这里发生的中国传统公堂式审问和现代司法对抗式审判制度冲撞重要一幕的历史意义,明确此处作为近代中国法治历史重要一页和法治文化教育鲜活教材的文化内涵。同时,与上海华夏文化研究所和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合作,出版《近代上海城市的特殊记忆——法租界会审公廨与警务处旧址》深入阐述建筑背后蕴含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含量。在每位黄浦检察人手里都有这样一本书,在每位黄浦检察人心里更树立了以自身精湛法律技能和厚实职业素养为这幢百年老楼增添一笔忠于法律的精彩注脚的信念。

今时

会审公廨旧址内保留着当时大法官的办公室,宽敞通透,庄重华丽,黄浦区检察院将这间办公室打造成了图书阅览室,保留并复原了室内的壁炉架、烟囱等设计,与整体建筑复古典雅的风格统一。这里现在是黄浦区检察院“梧桐法语”法治文化品牌提供青年活动的场地,邀请法学、党史研究等领域专家学者开展主题讲座,聚集优秀检察官、法官开展法律沙龙促进职业交流,与在这座建筑中发生过的近代司法萌芽跨时空对话,不断凝聚检察人员对法治理念的共识和对黄浦检察精神的传承。

据黄浦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薛莉萍向记者介绍,“梧桐法语”自2017年开展以来,如今已经成为黄浦区检察院的文化品牌,围绕检察实务、社会热点问题和青年干警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开展学习和交流,鼓励青年干警争当主讲人,打造人人是教员、人人是学员的交互式学习平台,让青年干警在思想交锋中展现才能,在“头脑风暴”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梧桐法语”先后举办过以“会审公廨的前世今生”“拥抱大数据,迈进新时代”“忠诚履职新时代,司法为民勇担当”“中韩法律青年共话担当”等为主题的线下法律沙龙活动,也在线上引导青年干警强化新媒体意识,通过“黄浦检察”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及时推送沙龙活动成果,推送青年干警的读书心得、办案技巧和热点时事点评等,提高活动的灵活性和覆盖面。

展望

“宣讲团是2015年底成立的。”万菁告诉记者。在黄浦区检察院,还有一支由青年检察人员组成的“法治文化宣讲团”,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27岁,共有成员15人。他们主动学习历史,做好文化传承,将建筑文物、法治文化长廊、院史陈列室和检察荣誉室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参观线路,并配以专业讲解。刚成立的时候,宣讲团的人不多,讲解词都是杨旭垠自己撰写的。“第一次完成讲解工作回家的时候,我还哭了一场。”林桢淑说,“或许是缺乏这样的历练,本以为准备得已经很充分了,可是现场情况不断,心情又太紧张,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好,于是哭完就开始翻书背诵,查漏补缺。”在这样的过程中,宣讲团成员们的讲解技巧不断提高,对这段历史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黄浦区检察院还组织宣讲团接受专业的培训,并参考更丰富的资料,更新了讲解词。如今宣讲团已经接待过来自多个国家、省市、单位、行业的来宾,并在定期举行的检察开放日开展法治教育宣讲,年均开展宣讲教育达1000余人次。

2018年6月9日,黄浦区检察院联合上海市文物局举办了“国家文化和遗产日”活动,第一次向公众打开了大门。当天共接待了1200位来访嘉宾,中央电视台在内的10余家新闻媒体都对活动进行了详细采访报道。黄浦区检察院一时间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有时一些旅游团不满足于在门外拍照,还会和我们沟通要求进来拍照,为了不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我们都拒绝了。”万菁说。林桢淑告诉记者,宣讲团会根据来访群体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讲解词,有时甚至会遇到比自己更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怎么办?“就回去赶紧看书学习啊!”林桢淑笑着表示。年轻人是未来,是希望。有未来,铭记历史才有意义。

在多年的检察文化建设中,黄浦区检察院凝炼了“梧桐掩映处的红与蓝”文化意象,红,是这古典韵味建筑群的色调,更是共产党人初心所在的红色生机。蓝,则是两栋建筑在新时代迎来的一抹检察蓝。

梧桐掩映处,是年轻而古老的中国法律人,岁月的长河会记住这些有理想的面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大江大河水位偏低近期有效降雨较少 我省发生春旱可能性较大 攀枝花:花是一座城